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濕氣重怎麼調理 7款祛濕湯幫你祛濕

濕氣重怎麼調理, 祛濕湯喝起來

1.赤小豆鯽魚湯

食材:鯽魚1條, 赤小豆150克, 生薑1塊, 大蒜2瓣, 香菜1根, 食鹽、黑胡椒粉、料酒、食用油適量。

做法:赤小豆洗淨, 提前一晚浸泡, 鯽魚宰殺洗淨後在魚身上抹上少許食鹽和料酒醃漬, 生薑切片備用;開小火, 平底鍋放少許植物油, 撒上鹽和薑片烹香(撒上少許鹽不會粘破魚皮), 放入鯽魚煎至兩面金黃, 期間加入蒜瓣一同煎香;煎魚的同時, 把赤小豆放入砂鍋, 大火燒開, 把煎好的鯽魚放入燒滾的赤小豆水中, 繼續開大火煮沸;轉小火, 小火慢煲40分鐘以上(燉煮期間不要翻動鯽魚,

魚肉細嫩很容易散碎), 撒入黑胡椒粉, 最後根據自己的口味撒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盛出, 在魚身上放上香菜裝飾即可食用。

功效:有助於排出體內積存的濕邪, 預防濕邪帶來的脾胃運化不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狀。

2.薏米白胡椒豬肚湯

材料:豬肚1個, 腐竹少許, 薏米50克, 棗幹3個, 食鹽、生薑、白胡椒、食用油、料酒少許。

做法:將豬肚切條, 生薑切片, 薏米和紅棗放入水中浸泡一會兒, 用刀在紅棗上劃兩刀備用, 腐竹切段備用;取鍋放入清水, 下入生薑與豬肚, 再加入少量料酒, 開大火煮3-4分鐘後撈出, 將水倒掉;將豬肚、紅棗、薏米、腐竹等一起放入鍋中, 下入白胡椒粒, 可多放一些, 放入足夠的水, 淹沒食材後開大火煮沸, 轉小火燉煮一小時左右,

即可食用。

功效:薏米健脾利濕暖胃益氣血, 搭配豬肚正相宜。

3.三花薏米瘦肉湯

材料:木棉花30克, 雞蛋花30克, 槐花30克, 薏米30克, 瘦肉100克, 炒扁豆30克, 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淨一同放入砂煲中, 加清水適量, 用大火煲開, 再轉小火煲1小時, 起鍋時下鹽即可。

功效:木棉花有清熱利尿、解毒祛暑和止血的功效, 用幹木棉煮粥或煲湯還能祛濕。

4.炒扁豆木棉花燉鯽魚湯

材料:炒扁豆、木棉花各15克, 陳皮3克(中藥店有售), 蜜棗1~2個, 鯽魚肉約100克, 生薑3片。

做法:藥材稍浸泡;蜜棗去核;鯽魚煎至微黃, 濺入少許清水。 一起與生薑下燉盅, 加入熱開水250毫升(約1碗量), 加蓋隔水燉約1個半小時便可。

功效:扁豆性味甘溫,

能健脾化濕、和中止瀉。 尤其炒後的扁豆健脾力更強, 與木棉花陳皮燉鯽魚, 為春濕時健脾祛濕的養生湯品。

5.冬瓜薏米排骨湯

材料:排骨250克, 冬瓜500克, 薏米適量, 食鹽適量。

做法:將排骨、薏米洗淨, 冬瓜洗淨後不去皮切成塊狀;將排骨與薏米一同放入鍋中, 小火燉90分鐘左右後加入冬瓜, 再燉10分鐘左右;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將冬瓜與薏米進行搭配, 能夠達到清熱祛濕、利水排尿的效果, 對於水腫、尿路疾病患者來說具有輔助性治療作用。

6.淮山扁豆雞腳湯

材料:淮山15克, 扁豆15克, 芡實15克, 薏苡仁15克, 鮮雞腳200克(約10只), 生薑絲少許。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 切掉腳甲。 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薑片一起放瓦煲內,

加水2500ml(約10碗水), 武火煲滾後文火煮2小時。 煮好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濕、舒筋活絡。 本湯適宜脾虛有濕症見體倦乏力、食少便溏者食用。

7.粉葛煲水魚

材料:粉葛1kg左右、水魚500g左右、薑100g、雲苓50g、白術50g。

做法:水魚買時讓賣家收拾乾淨, 回家再滾水略燙, 甲的部分也要刷淨。 粉葛去皮, 斬件, 加水和加入雲苓、白術、老薑。 大火待湯滾後, 去除泡沫, 收慢火, 約煲四小時。

功效:湯味甘香又去濕, 及治因風濕而引起的骨痛, 又可防高血壓, 對酒量過多的人更有解酒和去酒濕功效, 是春夏一味相當好的食療湯水。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