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說到咳嗽, 很多人都會想到感冒、氣管炎。 其實, 能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 而且咳嗽是根據類型來辨別的, 下面為你介紹咳嗽是根據類型來辨別。
咳嗽是根據類型來辨別
按照持續時間, 咳嗽分為三大類:少於3周稱為急性咳嗽, 8周或8周以上稱為慢性咳嗽, 介於兩者之間者則為亞急性咳嗽。
急性咳嗽的最常見病因是普通感冒。 若不治療, 在感冒最初2天80%以上病人會發生咳嗽。 對於感冒引起的咳嗽, 治療應以緩解症狀為主, 如採用抗過敏藥鹽酸氯苯那敏和減充血劑偽麻黃堿以消除流涕、噴嚏、鼻塞等症狀。
亞急性咳嗽主要見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特別是感冒之後, 臨床上稱之為感冒後咳嗽。 這類咳嗽症狀通常會自行緩解, 持續時間較長的病人也可短期使用止咳藥及抗過敏藥進行治療。
慢性咳嗽的病因較多。 不僅與呼吸系統有關, 還與鼻、咽喉、消化系統有關, 最常見的4種原因有:
咳嗽變異型哮喘較特殊, 占慢性咳嗽發病率的29%,主要由於患者存在氣道或全身的過敏體質。 當過敏原刺激氣道時, 會引起局部的超敏反應, 導致氣管、支氣管痙攣及反射性咳嗽, 患者如不積極治療,
咳嗽是根據類型來辨別
鼻後滴流綜合征, 是鼻腔分泌物倒流到鼻後和後咽部, 甚至反流到聲門或氣管, 從而引發慢性咳嗽、咽異物感等一系列症狀。 占慢性咳嗽發病率近20%.發病原因主要有季節變應性鼻炎、常年性非變應性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感染性鼻炎、真菌性鼻炎、普通感冒和副鼻竇炎等。 伴有大量痰液者多為慢性鼻竇炎所致;血管舒縮性鼻炎的特徵是隨氣溫改變, 鼻腔有時會產生大量稀薄水樣分泌物。 對非過敏性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和普通感冒等病因導致的咳嗽,
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 是一種非哮喘型支氣管炎, 占慢性咳嗽發病率的10%-20%.通常採用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 持續應用4周以上。 初始治療可聯合應用潑尼松口服, 每天10-20毫克, 持續3-7天。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通常因胃酸和其他胃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 而導致咳嗽。 占慢性咳嗽發病率的10%-20%.這類患者的治療應從調整生活方式入手, 肥胖者最好減肥, 平時避免吃得過飽, 做到少食多餐, 避免睡前飲食, 少吃酸性、油膩食物, 少喝咖啡等飲料, 還要戒煙, 睡覺時可以把床頭升高, 或把枕頭墊高些。
誰應該閱讀《咳嗽是根據類型來辨別》?答案是:幾乎所有人都應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