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孩子健康過春節 衣食住行齊幫忙

辭舊歲, 迎新春, 春節即將到來。 今年將可能是一個較寒冷的春節, 兒童是一個相對弱小的群體, 為幫助孩子們過一個歡樂祥和、健康喜慶的春節。 建議家長們要從日常生活的基本方面:衣、食、住、行加以注意, 讓孩子們安然健康的度春節。

穿衣要適量:今年春節寒冷, 寒潮襲來時機體抵抗力下降, 病毒或細菌侵犯上呼吸道而出現感冒的症狀。 衣著不當容易著涼、患感冒。 增加衣服並非越多越好, 應視環境的溫度、濕度和個人的禦寒能力而定。 有些家長過分擔心孩子著涼, 過早就給其裹上厚厚的衣服,

不但沒有必要, 還會使孩子的禦寒能力下降。

外出防冷熱不均:春節因頻繁外出, 旅途奔波而容易導致抵抗力下降, 加之孩子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 父母應注意給孩子隨時加減衣物, 防止冷熱不均而致病。

切忌暴飲暴食:春節裡全家聚會, 讓寶寶感受到過年的氣氛很重要。 但節日裡菜肴豐富, 還有各種小零食、小點心、瓜子、糖果等。 寶寶自己總是沒有克制能力, 看見好吃的就貪吃、看見好玩的就貪玩。 但其消化道功能尚未成熟, 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 胃腸道負荷過重易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甚至腸炎。

防止異物卡喉窒息:近年來, 兒童氣管異物窒息發生率呈上升趨勢, 其原因和兒童的餐外食物增多有關。 過節時家長還要注意在喂小孩小零食,

如:花生、瓜子和果凍等, 不要在寶寶嬉笑、哭鬧時餵食, 以免異物卡喉導致窒息。 不要給小寶寶食用湯圓等糯米食物。 掉在地上或桌子上的花生、瓜子、硬幣、水果核等更需要及時清掃。

注意環境健康:春節假期較長, 有些人會通宵達旦地守在室內看電視、打麻將、玩撲克。 孩子也跟著熬夜, 為了室內保暖, 有些家長喜歡緊閉門窗, 但長時間不通風會使室內空氣混濁, 病毒和細菌的密度增加。 孩子容易出現胸悶、頭痛、噁心等症狀。

注意節日燙傷:要把容易燙傷兒童的危險物品放在孩子不能摸到的地方。 端熱食時, 別讓寶寶靠近, 以免不小心或碰撞而導致鍋盤翻覆。 避免將熱菜、熱湯放在桌邊或寶寶夠得到的地方。

插電的電熱鍋, 也盡可能靠牆邊。 熱水器、飲水機、水果刀和筷子等都應置於寶寶無法接觸到的地方。

防止意外傷害:春節期間, 父母往往會帶上寶寶走親訪友, 或者去公園、商場。 由於寶寶在公共場所的自我保護能力很弱, 而此時父母也可能因為自己的娛樂項目、道路擁擠而疏忽孩子。 所以, 在全家高興的同時, 千萬不能對寶寶的安全問題掉以輕心, 防止因為父母、家人的疏忽而給孩子造成意外傷害。

謹防玩具遊戲傷人:節日裡, 親戚朋友會送給寶寶一些好玩的玩具。 但家長應針對具體情況, 只能允許寶寶玩一些適齡的相應玩具。 父母在選擇的時候, 要考慮選擇安全係數大的, 並且在孩子玩耍的時候, 要進行必要的看護和安全提示。

小心孩子貪玩走散:過節時, 走親訪友, 攜子出遊, 孩子面對外面精彩的世界會流連忘返, 這時千萬別忘記看好身邊的寶寶, 嚴防孩子走散或被壞人拐騙。 平時就需要時時教育寶寶不要亂跑。

謹防“節日後遺症”:節日期間, 父母會不自覺地對寶寶放縱一些, 寶寶的不良習慣也很容易在節日裡養成, 並把這些惡習在節後“發揚光大”, 帶到日常生活中去, 形成兒童“節日後遺症”。 後遺症表現在節日結束以後的飲食習慣還是沒有節制;在作息方面, 也沒有規律, 甚至賴床、翹課等。 結果, 節後孩子不僅無心上課、學習, 各種節日裡遺留下來的腸胃道疾病變成兒童慢性疾病。 預防、治療“節日後遺症”的藥方很簡單,

就是在節日裡不要過分溺愛和放縱寶寶, 在節日結束前就給寶寶打預防針。

節假日裡, 難得聚在一起娛樂, 如果孩子的衣食住行都難以保證, 健康也就沒了基礎。 因此, 一定要注意確保孩子的衣食住行, 給他們一個健康年。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