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湧泉穴取穴方法

取穴方法

湧泉穴位於人體的足底部, 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約當第2、3趾趾指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解剖〗

有指短屈肌腱, 指長屈肌腱, 第二蚓狀肌, 深層為骨間肌;有來自脛前動脈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內側神經支。

〖主治疾病〗

頭頂痛, 頭暈, 眼花, 咽喉痛, 舌幹, 失音, 小便不利, 大便難, 小兒驚風, 足心熱, 癲疾, 霍亂轉筋, 昏厥。

〖人體穴位配伍〗

配然穀穴治喉痹;配陰陵泉穴治熱病挾臍急痛, 胸脅滿;配水溝穴、照海穴治癲癇。 配太沖穴、百會穴治頭項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別名〗地沖穴。

〖穴義〗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湧而出。

〖名解〗

(1)湧泉。 湧, 外湧而出也。 泉, 泉水也。 該穴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湧而出體表。 本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 它聯通腎經的體內體表經脈, 腎經體內經脈中的高溫高壓的水液由此外湧而出體表, 故名。

(2)地沖。 地, 地部也。 沖, 衝突也。 地沖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湧而出體表。 理同湧泉名解。

(3)腎經井。 井, 地部孔隙也。 本穴氣血運行是體內經水由地部孔隙外出體表, 故為腎經井穴。

(4)本穴屬木。 屬木, 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的五行屬性。 本穴物質為體內外出體表的高溫水液, 出體表後水液大量氣化為天部的水濕之氣, 此氣因其濕重不能上行天部的更高層次, 而是蒸升到天部的較低層次, 只表現出木的一發特徵,

故其屬木。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溫熱水氣。

〖運行規律〗由天部橫向傳于然穀穴。

〖功能作用〗散熱生氣。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單瀉之, 熱則補之。

尋找方法

取穴時, 可採用正坐或仰臥, 蹺足的姿勢, 湧泉穴位於足底部, 在足前部凹陷處, 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主治疾病

湧泉穴的主治疾病為: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症、腎臟病等。 穴道指壓法治療腦溢血後的復原、 穴位按摩治療膀胱炎 、指壓法治療白髮等等。

一、外感頭痛

感受風、寒、濕、熱之邪所致。

(一)風寒頭痛:頭痛連到項背, 悪風怕冷, 頭怕風吹, 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疏風散寒。

(二)風熱頭痛:頭痛而脹, 甚則如裂, 發熱悪寒, 面紅而赤, 口渴涕濁, 便秘、小便黃, 舌紅苔黃, 脈浮數。

治法:祛風清熱。

(三)風濕頭痛:頭痛而重, 四肢困重, 胸悶, 吃不下, 小便不利, 軟便, 舌苔白膩, 脈濡。

治法:祛風勝濕。

二、內傷頭痛

(一)肝陽頭痛:頭痛眩暈, 時常抽搐, 兩側為重, 心煩易怒, 面紅口苦, , 或兼脅肋痛, 舌紅苔薄黃, 脈弦或弦細而數。

治法:平肝潛陽。

(二)氣虛頭痛:頭痛綿綿, 時好時壞, 過勞加重, 倦怠乏力, 怕冷少氣, 胃口不佳, 苔薄, 脈大無力。

治法:益氣升清。

(三)血虛頭痛:頭痛而暈, 面色不佳, 心悸怔忡, 唇白, 舌淡苔薄, 脈細。

治法:滋陰養血。

結語: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 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於這個湧泉穴的一些特徵以及其功效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以及其全新的認識了吧!如果想要更好的治療,

請到醫院進行放就診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