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濟陰綱目》浮腫門 論浮腫由血分水分證治不同

良方論曰:婦人經水不通, 則化為血, 血不通, 複化為水, 故先因經水斷絕, 後至四肢浮腫, 致小便不通, 名曰:血分, 宜用椒仁丸。 若先因小便不通, 後身面浮腫, 致經水不通, 名曰:水分, 宜葶藶丸。 經水不通而化為水, 流走四肢, 悉皆腫滿, 亦名血分, 其證與水證相類, 實非水也, 用人參丸。 (夫氣者水之母, 血者氣所化非氣無以生血, 非血無以養氣, 若經水不通則血病, 血病氣亦病, 豈有水不通而能化血乎, 血不通而化水者乃是氣壅不能化血而成水也, 截椒仁丸可想矣)

薛氏曰:按前證或因飲食起居失養, 或因六淫七情失宜,

以致脾胃虧損, 不能生髮統攝, 氣血乖違, 行失常道, 若先斷經, 後浮腫, 此血化為水, 名曰:血分, 宜椒仁丸治之。 若先浮腫, 後經水不通, 此水化為血, 名曰:水分, 宜用葶藶丸治之, 此屬形氣不足, 邪淫隧道, 必用此藥, 以宣導其邪, 而佐以補輔元氣之劑, 庶使藥方有所仗而行, 則邪自不能容, 而真氣亦不至於複傷矣。 大凡月水不通, 凝結於內, 久而變為血瘕, 血水相並, 亦為水腫。 (血凝成瘕因而致醃當知此症)

李氏曰:經水斷而後腫, 名曰:血分, 乃瘀血化水, 閉塞胞門, 此水腫更難治, 但能調其經, 則水自消, 小調經散葶歸丸。 先浮腫, 而後經水不通, 名曰:水分, 乃脾不能制血與水, 並浮肌肉, 為之虛腫, 紅礬丸通用腎氣丸, 水分君澤瀉, 加防己葶藶木通,

血分君牡丹皮, 加牛膝紅花, 有經閉腳腫者, 桑白皮散。 (胃虛則水不利, 而散溢妄行, 故用腎氣丸加減)

濟陰綱目》目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