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年老以後身體會慢慢衰弱, 不適合做太劇烈的運動。 太極拳的動作很舒緩, 練習太極拳以後身體會變得很柔軟是一種適合老年人的運動。 那麼老人打太極拳有什麼好處呢?打太極拳時需要注意什麼呢?接下來將一一為大家介紹, 大家不妨都來看看。
老人打太極拳有什麼好處?
1、生理效益
通過練習太極拳, 可有效的鍛煉我們的肌肉, 同時還能夠起到很好的舒筋活絡的功效。 除此之外在練習的同時還能夠透過呼吸與動作間的相互配合, 從而對內臟起到按摩鍛鍊的功效, 以此來增強我們人體的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2、改進柔韌度
太極拳的運行動作又多以摟、拗、絞轉為主, 這樣我們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 長此以往起到改進人體柔韌度的作用。 打太極拳的時候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 比如像下勢、蹬腳等式子, 不僅可以起到改善肌肉柔韌度的作用, 同時還能夠很好的改善各關節的柔韌度。
3、提高心肺功能
平時生活中多練習打太極拳, 還可以幫助老年人有效的提高心肺功能, 通常情況下老年人的心肺功能都比較差,
並且練習太極拳的時候一般時間都比較長, 連打四次廿四式太極拳約需時二十多分鐘的時間, 因此更加能夠幫助我們訓練及提高心肺功能。 尤其是一些本身心肺功能就比較差的老年人, 更應該知道打太極的好處, 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4、治療消化管道疾病
在研究中發現, 經常聯繫太極拳還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治療各種消化道疾病,
老年人打太極拳要注意什麼?
1、要做好準備
練拳以清晨為宜。 最好能排空大小便, 喝一點豆漿、麥乳精之類的飲料, 或吃幾片餅乾, 但千萬不要吃飽。 接著可結合散步做一些隨意的準備活動, 然後靜立片刻, 調勻呼吸, 排除雜念,
2、姿勢中正平衡
習拳者身軀宜中正而不倚, 脊樑與尾閭宜垂直而不偏。 古書有傳, 拳術精湛者頭頂碗水、書本而不震盪濺出和翻落。 說明姿勢中正的習拳者能始終保身軀平衡, 久而久之, 任憑風吹雨打, 也不前俯後仰、東搖西擺。
3、適當運動量
太極拳運動要求在上下肢呈一定的彎曲情況下做慢動作, 全身內外上下高度集中統一, 所以運動量比較大。 鍛煉的時間長短、趟數多少、運動量大小, 應根據工作和學習情況及自己的體質而定。 一般健康無病的人, 運動量可以略大一些, 可以連續打一趟或兩趟。
4、用意不用力
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由意識來支配的, 老年人在操拳時, 最好能選擇一個安靜避風的環境, 不要邊練拳邊與人交談,
5、呼吸深勻細長
勻細深長的呼吸, 不但可以提高吐故納新的效果, 同時也能改進血液迴圈和內臟活動機能。 老年人應在鍛煉中慢慢適應, 不要急於求成, 千萬不要故意用力呼吸來達到所謂的氣沉丹田, 以免出現頭暈目眩, 心跳氣促等現象, 影響自然呼吸。 行氣結合要慢慢來, 操之過急是萬萬不行的。
6、速度要均勻
太極拳時宜慢不宜快, 從慢上練功夫, 打基礎, 先把動作學會, 把要領掌握好。 熟練以後, 不論速度稍快或稍慢, 都要從頭到尾保持均勻。 打一套“簡化太極拳”, 正常的速度是4~6分鐘,有的人慢練,可長達8~9分鐘,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極拳”為8~10分鐘,“八十八式太極拳”需要20分鐘左右。
7、架勢高低均衡
初學時架勢可以高一點,也可低一點,但在起勢時就要確定高低程度,以後整套動作,要大體上保持同樣的高度(除“下勢”以外)。體弱者最好採用高一點的架勢練習,隨著動作的熟練和體質的增強,再練中型架勢或低一些的架勢。年高體弱的,可採取姿勢較高的小架子,尤其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勢”等動作時,千萬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
8、手法柔緩輕鬆
太極拳以靜禦動,雖動猶靜,架子愈慢愈好。動作如抽絲,行步如貓行,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久而久之,習拳者自會養成謹慎小心的良好習慣,如遇危急也不慌張、急躁。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習慣,行路處事也就輕盈自如,不易跌倒。由於老年人受到體力上的限制,練拳的大致應儘量柔和、放鬆、自然、緩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尤其身體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掌握好這個要領。
正常的速度是4~6分鐘,有的人慢練,可長達8~9分鐘,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極拳”為8~10分鐘,“八十八式太極拳”需要20分鐘左右。
7、架勢高低均衡
初學時架勢可以高一點,也可低一點,但在起勢時就要確定高低程度,以後整套動作,要大體上保持同樣的高度(除“下勢”以外)。體弱者最好採用高一點的架勢練習,隨著動作的熟練和體質的增強,再練中型架勢或低一些的架勢。年高體弱的,可採取姿勢較高的小架子,尤其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勢”等動作時,千萬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
8、手法柔緩輕鬆
太極拳以靜禦動,雖動猶靜,架子愈慢愈好。動作如抽絲,行步如貓行,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久而久之,習拳者自會養成謹慎小心的良好習慣,如遇危急也不慌張、急躁。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習慣,行路處事也就輕盈自如,不易跌倒。由於老年人受到體力上的限制,練拳的大致應儘量柔和、放鬆、自然、緩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尤其身體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掌握好這個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