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確用藥目的, 即“有的放矢” 既要知道自己病情, 又要瞭解所用藥物之作用, 如出現腰酸背痛, 頭疼腦熱, 經醫院檢查, 未發現器質性疾病, 此時可選用解熱鎮痛藥。 如有器質性病變, 則應去醫院就醫。
2、嚴格按劑量要求, 按時用藥 老年人記憶衰退, 易忘記用藥, 有時治療心切, 希“立竿見影”, 往往自行加量, 有時漏服一次藥後, 下次就服用雙倍藥劑量, 結果易發生不良反應, 服藥過多會造成危害。 為作到按時用藥, 可用定時鐘並寫紙條放在桌上, 提醒自己準時用藥。
3、掌握用藥方法 內服藥片或膠囊時, 至少應用半杯溫開水(約250毫升)送服,
4、注意藥物不良反應 首先應知道自己的藥物過敏史, 尤其是在使用同類藥物時更應謹慎, 並留心觀察用藥後全身變化, 如皮疹、瘙癢、紅斑、頭暈、無力等, 一旦出現嚴重反應, 應立即停藥就醫。
5、警惕藥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往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 不少還是中、西藥合用, 用藥前應向醫師諮詢, 同服各藥之間有無不良的相互作用, 或有利的相互作用。
6、注意保存方法 一般中、西藥的非處方藥多是口服製劑, 少數是外用或五官科用藥, 因此應按說明書要求存放。 一般應放在陰涼處, 糖漿、滴眼劑應放在冰箱(4℃左右), 但勿放在冷凍層, 以免藥物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