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厭食症如何進行判斷 家長須知預防厭食方法

小兒厭食症是讓許多媽媽們擔心的事情, 但偶爾的厭食並不能說明就是得了厭食症。 真正意義上的厭食症是指長時期食欲不振、看到食物也不想吃、甚至拒吃, 這種情形一般連續兩個月以上, 如此, 才符合所謂的“厭食”。 那麼, 小兒厭食症該如何判斷?

1、看年齡。 若是1歲以下的嬰兒, 特別是新生兒發現有明顯食欲低下者, 多為疾病所致, 應該引起重視, 可能是由敗血症、結核病、佝僂病和各種營養缺乏症等。 年紀稍大的小兒要特別留意其飲食的習慣和平時的生活情況, 家庭環境等等;因為家庭環境較好的家庭,

小兒容易養成不好的進食習慣, 喜歡吃零食等, 都有可能引起厭食症。

2、看食欲不振的程度。 如果是輕度的食欲不振可能是因為零食過多或者天氣、心情不好等原因等所致;若情況比較嚴重, 可能是厭食症或者其他潛在疾病。

3、有無症狀出現。 若小兒有輕度食欲不振, 但是依然活潑、愉快, 多屬正常情況。 若伴有疲倦、精神萎靡、低熱者, 多系結核或其他感染。 伴有腹疼和便血者應注意胃、十二指腸潰瘍, 寄生蟲等。 伴反應遲鈍, 皮膚粗糙, 少汗和發育不良者, 應注意甲狀腺功能低下。 伴多汗、肋骨串珠、方額、顱骨軟化等骨骼改變系佝僂病。

4、微量元素的檢查。 通過微量元素的檢查, 可以幫助找到是因為哪種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厭食症,

也有助於判斷。

孩子的飲食方面, 家長是當成重中之重來抓的。 小兒厭食症的發生是家長不想面對的, 那麼要怎麼預防小兒厭食症呢?

1、從飯菜上進行變化

讓寶寶吃不同口味、顏色的食物, 會引起寶寶對飯菜的興趣, 達到促進食欲的目的, 因為如果每天吃相同的東西, 就算是很小的寶寶也會感到厭煩。 當寶寶吃得很好時, 家長要適當表揚他, 如果是吃飯不專心的寶寶, 可以在用餐前15分鐘告訴寶寶, 讓他把遊戲停下來, 把寶寶的注意力引導到吃飯上, 不應該任意批評或者責打孩子。

2、不要給寶寶吃速食食品

例如薯條、漢堡包、香腸等, 都是高脂肪、高鹽、高糖分食品, 而且含有很多添加劑, 應該避免食用。 最好是選擇健康又營養豐富的零食,

包括水果片(新鮮的或幹制的)、天然優酪乳、米糕、麵包條等。

3、水是最佳和最提神的飲料

要把水作為首選飲料。 如果寶寶食欲不振, 不能在吃飯前給他喝太多含糖的飲料, 因為這些東西會讓他感覺不到餓。 要注意, 不能以瓜果、飲料來代替飯菜, 而應將食物品種多樣化, 合理搭配飯菜。

4、別將甜食當獎勵

要想讓寶寶喜歡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家長就要以身作則。 不能總是把餅乾、巧克力當甜食來獎勵寶寶, 甜食會讓寶寶長出齲齒的。 另外, 別強迫寶寶吃水果, 也不能為了讓寶寶吃水果和蔬菜而跟他討價還價, 這樣會形成一個難以改變的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