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新方法栽培人參

人參是我省主要特產之一, 是一些地方主要財政稅收來源之一, 是一些農民的主要收入之一。 但是現在的人參主要是採用毀林山地栽培。 這種栽培人參方法, 森林被毀, 水土流失, 生態被嚴重破壞。 傳統的栽培人參方法, 在平地生產效果不好, 一者人參不能連作, 二者易爛。 那麼能否實現平地連作栽培人參, 而且不爛, 產量高, 成本低, 並且品質達到綠色標準?答案是肯定的。

現在的栽培技術, 分有土栽培和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又分水培法和基質栽培法。 基質栽培法又分營養液法和有機栽培法。 但是,

從礦物字角度講, 有土栽培和無土栽培無本質區別。 有土栽培的土壤是由微小礦物顆粒及其它物質組成的集合體, 水是礦物。 無土栽培所用的一些基質如沙、蛭石等是礦物, 所用的水也是礦物。 科技的發展過程, 是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控制過程。 栽培技術的發展過程, 也就是人們對植物五大生長因數即水、肥、光、溫、氣的認識和控制過程。 無土栽培也就是控制植物生長因數多或全控的一種栽培技術;而有無栽培控制植物生長因數少一些或不控制。 從這一點上講, 栽技術應分為自然栽培法和全控栽培法。 控制栽培法又可分為多控栽培法和全控栽培法。 自然栽培法和控制栽培法劃分的標準是:栽培的植物是直接栽培在地下土壤上還是同地下土壤隔絕。
凡是同地下土壤隔絕的栽培方法叫控制栽培法, 反之叫自然栽培法或叫非控制栽培法。 同地下土壤隔絕就隔絕地下水, 對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由人工控制供給。

栽培技術的分類, 能使人們加深理解和掌握新的栽培方法, 能使人們儘快轉變和更新栽培觀念, 儘快地採用和推廣新的栽培技術。

控制栽培法, 將有土栽培的土壤和無土栽培的基質都當作是植物的栽培基質。 基質是植物生長的空間載體, 它能儲存和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物質, 植物能在其中正常生長。

過去的無土栽培技術能有效克服連作障礙。 按照控制栽培方法, 土壤是栽培基質對基質進行外理後進行栽培人參,

就能實現連作。

人參是反須植物, 即人參的鬚根在生長過程中向地面生長。 植物的根生長方向應當是向下、向水、向肥。 人參的鬚根向地面生長, 說明人參在生長中根部需要大量的氧。 傳統的有土栽培人參, 生長所需要的氧是由土壤中所含有的空氣供給的。 在平地栽培, 當連雨天, 土壤濕度增大, 空氣含量減少, 人參生長處於缺氧狀態, 生命力降低, 產生無氧呼吸, 而且這時病菌繁殖快, 導致中毒爛根或侵染爛根。 解決人參這一栽培難題只有採用控制方法進行栽培, 即隔絕地下水。

新方法栽培人參:

將土壤進行處理後, 拌入有機肥——這就是栽培人參的基質。 在平地或微坡地做長和寬的作業方便為准的長形床, 床一側高一側低,

床面為斜面, 斜面坡度10度左右。 在斜面上鋪塑膠薄膜隔絕地下水。 在薄膜上鋪3 cm厚基質, 擺上參苗, 蓋7cm草或樹葉——這就栽完了。 播子時, 在薄膜上鋪1cm基質, 撒上參子, 蓋4cm基質, 上面再覆2cm松樹葉——這就播完子了, 由於人參根是順薄膜生長的幼根長的不短。 管理時, 在斜床高坡一側順床放一條滴水管, 將管連接到水箱, 水滴在斜面床高一側, 水順斜面流下, 濕潤全床, 多餘自動排出。 需架棚遮蔭。 越冬時, 床面蓋一層薄膜, 防止雨水和雪水進入床內, 並將遮蔭簾蓋上, 就可以安全越冬。

栽培下茬人參時, 將基質中人參鬚根腐爛產生的毒素分解後, 再殺菌, 拌入有機肥, 可繼續使用。

這種栽培人參方法, 能在平地連片規模化、設施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人參。

栽培人參成本低於毀林栽參, 勞動強度低, 產量高, 產品品質可達A級綠色標準。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