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息肉泛指直腸粘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 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絨毛狀腺瘤), 兒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 從病理上來看, 其內容不一, 有的是良性腫瘤, 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後果。
寶寶直腸息肉的症狀
息肉是一種良性腫瘤, 最多見的是鼻息肉, 像是光溜溜的小蘑菇那樣的贅生物。 這在直腸內也往往會有直腸息肉。 3、4歲的孩子較多見, 新生兒則沒有。
母親最初所發現的, 是大便後有出血現象。 新鮮的血液, 蓋在糞便上, 或者從肛門處往下滴。 孩子不感到疼痛, 也無任何症狀, 但每次排便都出血,
手術治療寶寶直腸息肉
連續出血會導致貧血, 息肉的連續生長, 有時會引起腸套迭。
通常, 由於出血而不安, 去醫院用直腸鏡檢查, 便會清楚。
手術可從肛門外摘除, 但深處有好幾個息肉時, 需要開腹摘除。
小時候有息肉, 長大後會完全脫落, 痊癒。 因此, 如出血量不大, 不一定非切除不可。
專家提醒:應將直腸全部切掉
作為“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病“, 多數腺狀直腸息肉發生在直腸的一側。 這種現象多發生在10歲上下的孩子, 出血比痢疾嚴重, 癌變也較多, 必須把病變部位的直腸全部切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