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教程 腰隙和丹田怎麼練

太極拳向來強調對身法的要求, 那麼你知道腰隙和丹田要怎麼訓練嗎?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它會為你詳細解釋的。

太極拳以其獨特的魅力, 吸引無數愛好者為之不斷探索。 現在, 我們不必去看它外在的複雜軌跡, 而是直接進入它的核心——腰隙命門處。 腰胯相連處, 是人體重心所在, 是人體平衡的關鍵之處。 人體中線在運動中只要不超過帶脈一圈臨界範圍, 人體就能保持本身的動態平衡。 在對抗中的借力平衡是指受力運動中, 自身超出了帶脈一圈處於不穩定狀態時, 通過借對方一點點摩擦力而自身中線回到帶脈一圈範圍內,

就如站在開動的公共汽車中稍稍扶一下穩固物自身就保持了平衡一樣。 腰隙與丹田如何統一呢?腰隙與丹田處於同一水平面, 腰隙靠後, 是先天氣之本丹田靠前, 是後天氣之本, 統一的方法是腰隙為開, 丹田為合。 同時, 隨著腳下的前踩後蹬, 腰胯瞬間拉開的一搖一抖, 丹田如汽球般一合一壓一放, 彈性十足, 即可整體爆發。 發勁時, 勁則從腳下傳來, 經過各個關節的傳遞, 一下子就從手上輕鬆發出, 通體舒暢。 下面介紹具體方法如下:

一、腰軸正骨

腰胯的訓練應圍繞脊椎的橫開入手, 脊椎中心在腰椎, 而腰椎生理彎曲不利於其作為主軸的軸承功能, 試想圍繞彎曲軸承旋轉肯定是晃蕩的。

所以讓腰椎正骨豎立就成了拳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腰軸正骨的特點

1.能帶動肩胯的順利旋轉。 旋轉才能增加身體的穩定性, 如陀螺下面的錐尖根本不能穩定重心, 但一抽陀螺旋轉就平穩如水了。

2.能讓身體繞軸旋轉, 成八面支撐之勢。 單單是周身僵態掤架, 是不能八面支撐的。

3.可使肌肉松松地附在骨骼上, 利於毛細血管的流通。 如此, 通過旋轉離心力把心臟血液順利甩向四梢, 減輕了心臟的壓力, 這是最好的養生運動。

4.能使其形圓, 形圓則氣順。

5.腰軸正骨後, 化勁時, 肩胯散開繞軸迴旋;發勁時, 肩胯聚合繞軸螺旋。 可前後左右移動重心, 作自主性平衡的調節。 同時配合含胸拔背, 身弓撐起, 能使我們氣沉丹田,

下重上輕, 勢如不倒翁。

訓練方法

腰椎正骨的好方法應是塌腰突腎, 即讓腰椎後掤以填平腰椎生理彎曲。 在樁功的訓練中就有以塌腰突腎為中心作六面膨脹的呼吸, 即“腰骨呼吸一氣泓”。 正確的腰椎正直要領應是後背、後臀、後腳跟貼牆站樁, 作腰椎正骨的六面呼吸。 在此狀態下, 腰椎則會達到正骨為軸的要求。 另外, “虛坐高凳法”也是調節腰椎生理彎曲的好方法。 具體方法:坐在一微低於自己臀部的高凳上, 似坐非坐, 不要坐實, 體重均勻放在兩腳與臀部三點之間。 此時就是處於松胯、塌腰、提小腹的狀態, 用手摸後腰處的彎曲是填平的。 塌腰與松胯是配合著同時做到的, 腰椎塌腰正骨後, 接下來就是對開腰的訓練。

方法是通過“橫開豎合”來達到開腰的目的。

二、開腰訓練

這裡特別提到的是橫開雙腰肌是最為重要的, 也是最為困難的一部分工作, 人體體重下傳與反向支撐力都集中在腰部, 所以形成了人體腰椎的生理彎曲, 這個生理彎曲是由於人體長期直立行走而形成的, 但太極內勁的上下傳導, 在此處就由於這個生理彎曲而使內動的上下通路斷掉了, 所以太極拳提出了塌腰、突腎的要領, 即讓腰椎拉開後掤、雙腎抽換突出, 以此連通內勁上下傳導, 可以說塌腰、突腎是太極拳的一個核心秘密, 但真正要做到塌腰突腎, 就必須要有橫開雙腰肌的基本功架, 否則雙腰肌與腰椎長期堆積在一塊的穩固生理結構, 將阻礙拳功的進一步深入。

具體步驟

1.收腮拔頂。 凸鼓後頸兩筋之間啞門穴。 此是副交感神經之處。 後腦兩筋騰起,以顱頸部骨骼肌的左右、上下、前後的對立平衡, 來帶動橫膈與縱膈的對立平衡。

2.裹肘開肩。 凸鼓腋下兩窩。 肘部勁向下、向側、向前如盤中滾珠, 以此帶動脊椎兩旁肌的橫拉縱隔(橫開), 引起橫隔下降(豎合)。

3.扭根抽胯。 凸鼓兩膝窩、兩腰窩。 兩腰之間為命門, 是交感神經之處。 兩腳後跟對稱向兩側旋輾, 以此拉開雙腎腰肌。 引起以腰椎命門為重心的收放如“∞”迴圈的

背絲扣開合, 帶動周身收放的“∞”迴圈的橫開豎合此法要求雙後腳跟橫開, 由下至上、由內至外, 進行開胯、開腰、開肩的運動, 拉開腳踝關節韌帶肌腱, 拉開胯關節間的空間, 拉開雙腰肌腱,拉開肩關節的空間而使鎖骨平展而放。功深時脊椎兩邊的肌腱鼓起,脊椎骨凸出在兩邊肌腱之外。開腰是比開胯更深入的功法,也是更困難的運動,但又是最重要的要領之一,學者不可忽視之。通過橫開脊椎兩邊肌腱,不僅鍛煉了脊椎兩邊肌腱,而且把脊椎內在空間拉大,更有利於內在脊髓的神經傳導功能,而脊髓的植物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屬陽,興奮的功能)與副交感神經(屬陰,抑制的功能),是參與本能運動反應的神經系統。即運動反應直接由脊髓神經回饋而不通過大腦的思考,武術運動中一通過大腦思考後的反應就慢了一大拍,是視反應速度為生命的拳家之大忌。

太極身法

太極拳運動,講究以身法帶手法,步隨身換,腰脊為第一主宰。其身法的主要要領就是主宰於腰,腰如車軸。所有動作必須以腰動為主,身手協調。腰的動作如車軸作用,軸承旋轉,才有車輪滾動。如把四肢動作看作輪轉的話,腰就是主動軸和軸承。

注意,太極拳運動兩肩都不應有主動動作,下體亦不可向前俯向後仰,或故作誇張的姿勢。身法的活動要保持正確的身型,腰動要輕鬆柔和,舒松自然。

結語:怎麼樣,看了上面的文章你是不是知道應該如何訓練腰隙和丹田了呢?太極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煉成的,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有所得,所以遇到困難一定要堅持哦!

拉開雙腰肌腱,拉開肩關節的空間而使鎖骨平展而放。功深時脊椎兩邊的肌腱鼓起,脊椎骨凸出在兩邊肌腱之外。開腰是比開胯更深入的功法,也是更困難的運動,但又是最重要的要領之一,學者不可忽視之。通過橫開脊椎兩邊肌腱,不僅鍛煉了脊椎兩邊肌腱,而且把脊椎內在空間拉大,更有利於內在脊髓的神經傳導功能,而脊髓的植物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屬陽,興奮的功能)與副交感神經(屬陰,抑制的功能),是參與本能運動反應的神經系統。即運動反應直接由脊髓神經回饋而不通過大腦的思考,武術運動中一通過大腦思考後的反應就慢了一大拍,是視反應速度為生命的拳家之大忌。

太極身法

太極拳運動,講究以身法帶手法,步隨身換,腰脊為第一主宰。其身法的主要要領就是主宰於腰,腰如車軸。所有動作必須以腰動為主,身手協調。腰的動作如車軸作用,軸承旋轉,才有車輪滾動。如把四肢動作看作輪轉的話,腰就是主動軸和軸承。

注意,太極拳運動兩肩都不應有主動動作,下體亦不可向前俯向後仰,或故作誇張的姿勢。身法的活動要保持正確的身型,腰動要輕鬆柔和,舒松自然。

結語:怎麼樣,看了上面的文章你是不是知道應該如何訓練腰隙和丹田了呢?太極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煉成的,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有所得,所以遇到困難一定要堅持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