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式太極拳 簡述學好陳式太極拳的方法

學習陳式太極拳, 我們需要掌握好它的特點, 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今天小編就以陳式太極拳的特點出發, 為大家介紹學習陳式太極拳的幾個技巧, 相信通過本文的學習, 大家的太極拳水準會進一步提高。

太極拳的學習, 貴在堅持, 不能半途而廢, 只要下定決心, 就要將其練好, 做任何事都是一樣。

一、心靜神舒 持之以恆

習練太極拳應力戒心浮氣躁, 急功近利。 許多習練者在三個階段易放棄, 需要過三關。

一是初學階段要過為難關。 初習太極, 身體僵硬, 動作不甚協調, 易使人感覺自己太笨、無靈性、不適合習武而放棄。

對此, 這些問題都是很正常的, 只要大家多加練習和領悟, 就可以克服其中的困難。

二是習練半年要過枯燥關。 習練半年後, 新鮮感漸失, 每日按時重複演練, 易因感覺枯燥無味而放棄。

三是一年半後要過氣餒關。 堅持習練一年半至兩年, 自感比較刻苦, 然而進步不大, 銳氣盡失, 易因氣餒而放棄。

習練太極拳須做到“身雖動, 心貴靜, 氣須斂, 神宜舒”。 動作柔和飄逸, 柔中寓剛, 形神相合, 連綿不斷。 習練過程亦即對自己意志的磨練過程, 意剛志堅, 鍥而不捨, 何患無成?

所以說學習太極拳, 不僅要練習動作, 同時也要磨練自己的意志。

二、實戰為准 力戒“花架”

套路中的許多手上動作幅度很小, 不甚美觀。

比如其中的一些捋法、捌法等為後手纏腕、前手制肘, 兩手距離要求一前臂寬, 因而顯得動作不甚舒展。 很多習練者無視用法要求, 本末倒置。 一味追求演練的視覺效果, 因而枉費功夫, 令人惋惜。

三、松肩墜肘 中正安舒

初學者最易出現的錯誤有兩個方面:一是肩臂僵硬, 欲起手先起肘;二是肩斜身歪, 哈腰低頭。 此兩方面毛病不僅易犯, 而且很容易形成習慣, 在習練之處如不嚴格規範, 及時糾正, 久之易成頑症, 再糾正困難很大, 因此, 教與學者皆不可輕視之。

初學太極, 特別是業餘練者, 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全領會和掌握拳法要領, 尤其是一些細節上的東西。 但是, 作為動作基本要領, 松肩墜肘、中正安舒, 是必須從始至終進行嚴格要求和規範的,

惟有此, 方可少走彎路。

四、謹防“尖銳” 穩定重心

業餘太極拳習練者, 多將練太極拳作為健身娛樂之手段, 教與學者皆不甚嚴格, 從而導致動作不規範, 雖長期演練但進步緩慢。 經常見到習練陳式實用拳法數年者, 仍明顯存有“尖襠”之病, 重心不穩, 毫無太極拳運動的柔美之感, 更無走粘之妙。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要求襠開要圓, 最忌“人字襠”。 對於襠部要求, 陳鑫曾指出“尾骨長強穴微向後翻”, 這樣的姿勢可使小腹下邊斜向裡收。 一來氣自然沉于丹田, 二來大腿根的兩條大筋放鬆, 可加大軀幹旋轉的角度, 以保持重心的下降與隨遇平衡。

五、步型多變 轉換靈活

目前, 社會上教授陳式實用拳法者, 多注意上肢的運動變化,

而蔬於對下盤的要求, 致使習練該拳法者多不明下盤規範, 尤其步型無多少變化, 一路拳打下來, 基本上都是處於正馬步狀態, 導致步法僵硬不活、步型虛實轉換不靈, 嚴重制約著運動水準的發揮與提高。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的步型多變, 共分六大類, 即馬、虛、僕、弓、盤、獨。 每一類中, 又有左、右、大、小、側、半之分, 其變化非常複雜, 也十分重要, 不可等閒視之。 陳鑫曾指出:“手到腳不到, 發人不巧妙。 ”足可見練拳過程中, 步型、步法的重要性。 習練拳法, 只有刻刻留心、處處留意, 方有所得。

六、氣宜鼓蕩 蓄髮鮮明

陳式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是:纏繞折疊、松活彈抖、快熳相間、蓄髮互變。 多數教授陳式實用拳法者, 只注重外形的指導,

很少涉及內氣的培養、訓練和勁力蓄髮變化的掌握, 致使習練者把實用拳法練成了“太極操”。

歷史上, 太極拳家所遺練拳秘訣中, 多有對“氣”“蓄”“發”的論述。 例如, 王宗嶽《太極拳論》中的“虛領頂勁, 氣沉丹田”;武禹襄所作的《太極拳解》中也明確提出“蓄勁如張弓, 發勁如放箭, 行氣如九曲珠, 無微不到, 運勁如百煉鋼, 何堅不催”等等。 習練者要將“樁功”和其他功力訓練手段放在與套路演練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注意對精、氣、神的培養, 逐步達到剛柔、蓄髮、走粘的靈活轉換, 以促進自身太極水準的不斷提高。

太極拳, 拳理系統、完整、深奧, 拳法嚴謹、精妙, 非長期認真鑽磚研, 刻苦習練, 而難有建樹。 當然, 也絕非不可企及, 只要能持之以恆, 定會有所成就!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