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於運動。 近日, 有研究表示在對長期運動和不運動的人群做過調查顯示, 長期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患癌症的幾率要下降很多。
有實驗證明, 適當運動, 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 美國科學家將肝臟腫瘤細胞注入大鼠體內, 讓大鼠游泳, 6周後, 發現15%–32%的腫瘤細胞的生長已被抑制;大鼠繼續游泳3周後, 腫瘤細胞生長受到抑制者占25%–46%。
德國著名的運動醫學專家阿肯教授, 在對450名40歲以上堅持運動的人和450名不運動的人跟蹤調查8年後, 發現長期堅持運動者, 比不運動者患癌率少90%;而且堅持運動的患癌者的死亡率,
運動抗癌明星更是比比皆是。 如, 1981年獲得波士頓馬拉松賽跑45–52歲年齡組第二名的迪克·莫倫, 在比賽的6年前, 患過淋巴癌, 動過5次手術, 接受過3個月的放療, 但他在與癌症的抗爭中, 成為了運動員, 並讓身體得以康復;同樣, 美國人傑夫·布拉特尼克也是一個癌症患者, 並因此切掉了脾臟, 就是他, 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 奪得了希臘-羅馬式摔跤的重量級冠軍。
適量運動對於任何一位癌症病人都是必要的, 但是不同的癌症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採取合適的運動方法, 達到最佳運動康復效果。
1、運動系統
運動系統腫瘤主要指骨癌, 這類患者常因病情而作過截肢手術, 術後的鍛煉以恢復運動功能為目的。
2、乳腺癌
乳腺癌手術後, 部分病人患側上肢運動受限, 術後早期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可使患側肢體的關節、肌肉儘快恢復功能。 鍛煉方法:術後1-3日(臥床鍛煉)每日可伸指、屈腕、握拳運動50-100次;術後3-4日,
3、呼吸系統
呼吸系統腫瘤主要是指肺癌。 經過手術切除或放化療之後, 病人大多有不同程度肺功能的障礙, 鍛煉項目的選擇應以恢復或增強肺功能為目的, 鍛煉方式主要有吹氣球和腹式呼吸。 吹氣球用普通氣球即可, 要求連續吹, 儘量一次吹鼓。 腹式呼吸可將手放在腹部, 要求吸氣時腹部鼓起, 呼氣時腹部落下, 在整個呼吸過程中胸廓變化不大。
4、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腫瘤包括胃癌、腸癌、肝癌、胰腺癌、膽囊癌等。
小編提醒各位朋友, 健康的年輕人每天一定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 上年紀的老人每天也要保持30分鐘左右的適量運動。 強健的體魄在於適當的運動, 更有助於預防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