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以20歲—50歲為最多見, 它有什麼症狀呢?專家表示, 一般腦腫瘤的患者會出現清晨頭痛和嘔吐, 且嘔吐不伴有胃脘悶脹、噁心、腹痛和腹瀉等症狀。 就兒童而言, 如出現哭鬧不止、嚴重嘔吐、顱腦增大、走路不穩、視力突然加深等症狀時, 也有可能是患病症狀。
孩子走路不穩, 家長應該警惕
“小兒對自己的痛苦表達不清, 有的甚至不會說話。 家長對小兒腦瘤的症狀不瞭解, 有病亂投醫。 很多患兒一旦發現患有腦腫瘤, 就已經到了晚期。 ”專家說道, 若能及早發現, 瘤體較小時切除, 會大大降低手術難度和風險,
據悉, 目前小兒腦腫瘤篩查方法有很多, 包括眼底檢查、腦電圖檢測以及MRI、CT、PET-CT檢查等。 兩歲以下嬰幼兒應進行頭部B超或核磁檢查, 兩歲以上兒童應進行CT或核磁檢查, 以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
“孩子如出現哭鬧不止、嚴重嘔吐、顱腦增大、走路不穩、視力突然加深等症狀時, 要警惕腦腫瘤的發生。 ”專家表示, 無論老幼, 五官出現問題, 都有可能是早期腦腫瘤的症狀表現。 簡單地說, 如果你有一天突然聞不到飯菜的香味、聽不清楚聲音或是看不清楚東西……那你很有可能得了顱內腫瘤。
清晨頭痛嘔吐是重要警示
此外, 腦腫瘤早期往往出現頭痛與嘔吐。
頭痛是腦腫瘤最常見的症狀, 早期常間歇性發作,
據悉, 這種頭痛常發生在清晨四五點鐘, 患者往往在熟睡中被痛醒, 睡得越熟, 痛得越重, 起床活動至八九點鐘, 頭痛逐漸減輕以至消失, 故稱之為“清晨頭痛”, 此為腦腫瘤所特有的一大徵兆。
這種“清晨頭痛”的發生機制是由於腦腫瘤使正常的腦脊髓液迴圈發生部分梗阻, 形成短暫性的腦積水, 從而出現劇烈頭痛並被痛醒。 起床活動後腦脊液迴圈加快, 故使頭痛得以緩解。
嘔吐則常在早晨發生, 或在頭痛劇烈時發生, 無噁心感, 與飲食無關。 與胃腸疾病的嘔吐相比, 腦腫瘤患者的嘔吐不伴有胃脘悶脹、噁心、腹痛和腹瀉, 而是在一陣頭痛之後突然出現“噴射狀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