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熱!近日天氣實在熱。 ” 炎熱的天氣如今成了人們談話的主題。 今年高溫天氣來得早, 真是赤日炎炎似火燒。 有些人甚至24小時開著空調, 躲在室內不敢外出。 在這高溫天氣裡, 很容易讓人們患上感冒、中暑、暑濕等夏季疾病, 令人憂心。 怎麼辦呢?中醫學告訴我們: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 因此, 注意飲食, 增強體質, 是安然度過暑期的關鍵。
如何在暑期給自己的飲食做些特別的安排呢?首先, 由於天氣炎熱, 人體稍有活動即大汗淋漓。 此時, 體內有相當數量的鹽分會隨汗排出。 體內鹽分不足易引起身體疲乏,
其次, 要適當補充水分。 補充水分的方法, 可適當飲用一些茶水(以綠茶為好)、談鹽水、烏梅水、綠豆水、淡咖啡等飲料。 這些飲料既能補充水分, 又能解除疲勞, 增進食欲。
其三, 暑易傷氣, 熱易傷陰。 我們可選擇一些既能益氣養陰, 又能強壯正氣的湯水。 下面介紹幾款湯水供大家參考。
節瓜煲豬(月右加展)加湯 可用稍老節瓜500克, 豬服肉150克, 蜜棗1個。 先用刀刮去節瓜的表皮, 切成段狀(約4釐米長);豬(月右加展)肉切成粗塊狀, 約25克一塊。 然後將節瓜、豬(月右加展)肉、蜜棗共放瓦煲內, 加進適量清水, 用中火煲兩個小時,
甜玉米紅蘿蔔雞腳湯 可用新鮮甜玉米250克, 紅蘿蔔 250克。 荸薺100克, 鮮雞腳200克。 先將玉米去外衣, 洗淨切段, 用刀刮去紅蘿蔔的表皮並洗淨, 然後切小段;荸薺削去皮, 洗淨;雞腳洗淨(要去掉黃色的表皮)。 然後將上述食品共放進瓦煲內。 用中火至慢火煲1—2小時, 加少量食鹽調味, 飲湯食湯渣。 甜玉米功能健脾益腎、養陰;紅蘿蔔能消食除煩;荸薺能養脾胃之陰, 並能生津止渴;鮮雞腳能益腎健骨。
西洋參煲水鴨湯 西洋參(又稱花旗參)20克, 水鴨肉250克, 桂圓肉12克。 先將西洋參洗淨切片, 水鴨肉洗淨切塊, 桂圓肉洗淨, 同放入瓦煲內, 加入適量清水, 用中火到慢火煲。 湯成後, 加少量食鹽調味, 飲湯食鴨肉和桂圓肉。 西洋參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的作用;水鴨肉滋陰養血, 益腎生津;桂圓肉養血、寧心、益智。 三物合用煮湯, 能益氣生津、寧心養血而除煩。 對於工作後疲勞乏力、口幹口渴、汗出多者尤為適宜。
綠豆沙 可用幹綠豆75克, 紅糖適量(視人口味而定)。 先將綠豆洗淨去除雜質, 放入沙鍋中, 加清水煮成豆糜狀, 然後加入適量紅糖調味,
荸薺茅根竹蔗水 每次可用荸薺100克, 茅根100克(鮮品可適當加量), 竹蔗250克。 先將茅根、竹蔗洗淨, 分別折成小段, 荸薺洗淨。 三物共放瓦煲內, 加適量清水, 用中火煎。 茅根性甘味寒, 功能涼血止血, 清熱利尿;竹蔗是甘蔗的一種, 性味甘寒, 功能清熱瀉火, 潤燥解毒。 荸薺性味甘寒, 功能清熱、生津、化痰、消積。 三物合用, 具有渭潤內臟、生津止血、止渴利尿作用。 對於夏天暑熱所致的尿少、尿黃、煩渴等, 尤為適宜。
此外, 在家或外出旅遊, 也可多進食一些含水分較多的水果, 例如西瓜、哈蜜瓜、香瓜、梨等。
炎炎夏日令人煩, 只要我們充分發揮中醫飲食療法的效用, 必能悠閒度過炎夏。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