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因素同胃病的發生關係十分密切。 性格激動, 嫉妒怨恨, 辦事細心, 神經過敏, 壓力過度, 情緒緊張的人容易患胃病。 因此有人把胃病稱作“心因性疾病”或“身心疾病”。
胃病的養生中, 心理調養十分重要。 可以採取“一靜二導三制”的方法, 是胃病心理調養行之有效的良策。
—靜
保持寧靜的心態。 對己不要苟求, 要求和目標不能定得過高, 期望值不要過大。 對人不要嫉妒, 要寬容, 要包涵, 不能斤斤計較, 友善交友, 多學長處。 對事不要過分認真, 要全面分析, 常態處事, 大事認真, 小事含糊, 少生悲觀, 多想轉機。 一個“靜”字卻能避免精神剌激,
二導
要學會善於疏導情緒。 遇到挫折時要暫時放下, 暫時回避, 做些喜歡的事情, 轉移困境, 切忌垂頭喪氣, 苦思冥想, 不能解脫。 遇到煩惱時, 要自得其樂, 用娛樂的方式加以解除, 或者找師長知己傾吐一番, 或者找空礦之處, 高喊高歌, 把煩惱疏泄出去, 切忌耿耿於懷, 心煩意亂, 更忌做出不理智的舉動, 以免煩上加煩, 不能自拔。
三制
七情致病, 首害是怒, 制怒是心理調養的要務。 怒者傷神, 怒能耗氣。 憤怒不平, 病情加重, 與其事後後悔, 不如事前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