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醫認為, 桔子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健脾、順氣、止渴的藥效。 尤其是老年人、急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心血管病患者, 是食用的上乘果品, 但是吃橘子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就為你介紹吃橘子要注意什麼。
吃橘子要注意什麼
1、控制食用量
據研究, 每天吃3個橘子, 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 若食用過多, 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 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 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 另外多吃對口腔和牙齒有害。
2、飯前或空腹不宜吃
橘子好處雖多, 但宜常吃, 不宜多吃。 因為橘子果肉中含有一定的有機酸,
3、不宜與蘿蔔同食
蘿蔔進入人體後, 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 並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 若這時進食橘子, 橘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 而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 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 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4、橘子與牛奶不宜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 凝固成塊, 不僅影響消化吸收, 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因此, 吃橘子的前後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
吃橘子要注意什麼
5、老年人要少吃
胃腸、腎、肺功能虛寒體質的老人不可多吃, 以免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病狀。
6、陰虛體質的不要吃
中醫認為, 橘子性溫, 多吃易上火, 特別是屬於陰虛陽盛體質, 最好少吃, 不然會出現口舌生瘡、口乾舌燥、咽喉幹痛、大便秘結等症狀。 建議吃些柑桔, 可免上火症狀。
孩子貪吃、多吃橘子, 容易會上火。 如果孩子吃橘子過多, 出現所說的“上火”表現, 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 應停食1-2周, 再吃。
此外, 橘子還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 如果一次吃的過量或近期連續攝入過多, 血液中胡蘿蔔素濃度過高將會導致皮膚發黃。 這時, 除了多喝水、暫時不吃橘子類水果外, 還應限制攝食胡蘿蔔素含量豐富的食物, 大約經過1個月左右後, 皮膚的顏色就會恢復正常。
誰應該閱讀《吃橘子要注意什麼》?答案是:幾乎所有人都應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