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基本資料】
【病因】
生產時惡露所下甚少, 未嘗介意, 遲至半年遂成瘕。
【證候】
初因惡露下少, 彌月之後漸覺少腹脹滿。 因系農家, 時當麥秋忙甚, 未暇延醫服藥。 又遲月餘則脹而且疼, 始服便方數次皆無效。 後則疼處按之覺硬, 始延醫服藥, 延醫月餘, 其疼似減輕而硬處轉見增大, 月信自產後未見。 診其脈左部沉弦, 右部沉澀, 一息近五至。
【診斷】
按生理正規, 產後兩月, 月信當見;有孩吃乳, 至四月亦當見矣。 今則已半載月信未見, 因其產後未下之惡露, 結瘕于沖任之間, 後生之血遂不能下為月信,
【處方】
生箭(五錢)天花粉(五錢)生懷山藥(五錢)三棱(三錢)莪術(三錢)當歸(三錢)白術(二錢)知母(二錢)生雞內金(二錢黃色的搗)桃仁(二錢去皮)共煎湯一大盅, 溫服。
【複診】
將藥連服六劑, 腹已不疼, 其硬處未消, 按之覺軟, 且從前食量減少, 至斯已複其舊。 其脈亦較前舒暢, 遂即原方為之加減俾再服之。
【處方】
生箭(五錢)天花粉(五錢)生懷山藥(四錢)三棱(三錢)莪術(三錢)懷牛膝(三錢)野黨參(三錢)知母(三錢)生雞內金(二錢黃色的搗)生水蛭(二錢搗碎)共煎湯一大盅, 溫服。
【效果】
將藥連服十五六劑(隨時略有加減),
【說明】
婦女瘕治癒者甚少, 非其病之果難治也。 《金匱》下瘀血湯, 原可為治婦女瘕之主方。 特其藥性猛烈, 原非長服之方。 于瘕初結未堅硬者, 服此藥兩三次或可將病消除。 若至累月累年, 瘕結如鐵石, 必須久服, 方能奏效者, 下瘀血湯原不能用。 乃醫者亦知下瘀血湯不可治堅結之瘕, 遂改用桃仁, 紅花、丹參、赤芍諸平和之品;見其瘕處作疼, 或更加香附、延胡、青皮、木香諸理氣之品, 如此等藥用之以治堅結之瘕, 可決其雖服至百劑, 亦不能奏效。 然仗之奏效則不足, 傷人氣化則有餘。 若視為平和而連次服之, 十餘劑外人身之氣化即暗耗矣。 此所以治瘕者十中難愈二三也。 若拙擬之方其三棱、莪術、水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