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孩子過度肥胖可能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吃什麼

人們通常把消瘦、發育遲緩乃至貧血等營養缺乏性疾病, 作為判斷孩子營養不良的指標, 父母若能及時發現這些信號, 並採取相應措施, 就可將營養不良扼制在萌芽狀態之中。

兒童營養不良信號

●情緒變化

美國兒科醫生的大量調查資料顯示, 當孩子情緒不佳, 發生異常變化時, 應疑及體內某些營養素缺乏。

如孩子變得鬱鬱寡歡, 反應遲鈍, 表情麻木, 多提示體內缺乏蛋白質與鐵元素, 應多給孩子安排一些水產品, 肉類, 乳製品, 畜禽血, 蛋黃等高鐵、高蛋白食品。

若孩子憂心忡忡, 驚恐不安、失眠健忘,

可能表明體內B族維生素不足, 此時補充一些豆類、動物肝、核桃仁、土豆等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大有裨益。

如果情緒多變, 愛發脾氣, 這些甜食過多有關, 醫學上稱為“嗜糖性精神煩躁症”, 除減少甜食外, 多安排點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大有必要。

至於固執創任性, 膽小怕事, 則可能維生素A、B、C與鈣元素不足, 故動物肝、魚、蝦、奶類, 果蔬等食物便成為必吃食品了。

●行為反常

營養不良也可引起孩子行為反常, 大體上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不愛交往, 行為孤僻, 動作笨拙, 多為機體內缺乏維生素C的結果。 在飲食中添加富含此種維生素的食物如番茄、桔子、蘋果、白菜與萵苣等為最佳“治療方法”, 奧妙在於這些食物所含的甲莖水植酸和維生素C可增強神經的資訊傳遞功能,

從而緩解或消除這些症狀。

行為與年齡不相稱, 較同齡孩子幼稚可笑。 表明氨基酸不足, 宜增加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豆類、奶、蛋等。

夜間磨牙, 手腳抽動, 易驚醒, 常是缺乏鈣元素的一個信號, 應及時增加綠色蔬菜、乳製品、魚鬆、蝦皮等。

喜吃紙屑、煤渣、泥土等異物, 稱為“異食癖”, 多與缺乏鐵、鋅、錳等元素有關。 海帶、木耳、蘑菇等含鋅較多, 禽肉入牡蠣等海產品中鋅、錳含量高, 應是此類孩子較為理想的盤中餐。

●過度肥胖

以往常將肥胖籠統地視為營養過剩, 最新資訊表明, 營養過剩僅是部分“胖墩兒”“發福”的原因, 另外一部分小胖子乃是起因于營養不良, 具體說來就是因挑食, 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造成某些“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所致。

這些“微量營養素”主要指的是B6、B12、尼克酸等維生素以及鋅、鐵等礦物元素, 它們在人體內的含量很少, 但功效甚大, 脂肪的正常代謝就離不開它們。 如果這些“微量營養素”不足, 體內的脂肪就無法代謝為熱量而散失, 只好積存于腹部和皮下, 孩子自然腹大腰圓, 體重超標, 但實際上卻存在營養不良。

孩子營養不良吃什麼

1、香菇粥

原料:小米50克, 鮮香菇50克。

做法:先煮小米粥, 取其湯液, 再與香菇同煮。

用法:每日服3次, 持續服用有效。

食物相克:小米忌與杏仁同食。

2、豬排燉蘿蔔

原料:白蘿蔔500克, 豬排骨(大排)250克, 鹽3克, 大蔥10克。

做法:排骨剁成3釐米大小的段。 白蘿蔔切成片。 將排骨燉至肉脫骨, 再加入蘿蔔片、蔥燉熟, 撇去湯麵浮油,

加入鹽即可食用。

食物相克:白蘿蔔忌與人參、西洋參同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