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不斷上升, 已趨於年輕化, 已成為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多發病、常見病。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 國內外對腫瘤病人的生存品質、心理調節、飲食調節等方面愈來愈重視。
1.飲食調節
放、化療可引起胃腸道粘膜損害, 輕者胃部不適, 噁心欲吐, 不思飲食;重者胃痛、腹痛、嘔吐不止, 嚴重影響進食, 甚至可導致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紊亂、嚴重營養不良等, 從而降低病人的生活品質。 告知病人少食多餐, 進食的食物應新鮮, 進食前和進食後1 h不飲水, 餐前吃餅乾及烤麵包等柔軟乾燥而不易引起嘔吐的食物。
2.起居環境
癌症病人的免疫功能處於明顯紊亂狀態, 同時, 放、化療又進一步摧毀病人的免疫功能, 使免疫功能更為低下, 並由此招致嚴重的感染, 促使病情加重或惡化。 因此, 室內要保持清潔衛生, 空氣新鮮。 每天通風2次, 每次不少於30分鐘。 室內溫度濕度要適宜, 冬季要保暖, 夏季要降溫, 濕度要保持在50%-60%之間, 必要時用空氣清新劑及消毒水擦拭地面及傢俱。
3.適量活動
放、化療後, 鼓勵病人適量活動, 多做一些有氧運動,
4.心理護理
惡性腫瘤大多數病人的心理反應複雜, 表現為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 鼓勵病人敢於面對現實。 伴隨癌症疼痛而來的恐懼和焦慮, 家人需用關愛幫助病人克服這些障礙。 給病人以安慰、解釋及鼓勵, 使其從精神上擺脫對疼痛的恐懼、增加對生活的希望。 與其交談,
5.疼痛管理
家屬要瞭解病人疼痛的程度、部位、性質、發作情況。 向病人說明接受疼痛治療的效果, 幫助病人瞭解疼痛產生的原因以及治療疼痛的必然性, 改變對藥物副作用及耐受性的錯誤認識, 説明病人正確用藥, 根據病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