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膽囊息肉的病理分類

從病理學的角度來講, 臨床所見的膽囊息肉樣病變包含很多病理類型, 其病理學分類可以概括為非腫瘤性與腫瘤性病變兩大類, 其中的腫瘤性病變又分為良性和惡性腫瘤。

1.非腫瘤性病變:其中以膽固醇息肉最為多見。 膽固醇息肉占膽囊息肉樣病變的65%, 下面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膽固醇息肉:臨床上發現了“膽囊息肉”之後選擇手術切除膽囊的患者, 術後經過病理學檢查最終證明近7成的患者為這種膽固醇息肉。 膽固醇的大量沉著是這類“膽囊息肉”的重要病因, 來自膽汁當中的高濃度過飽和狀態的膽固醇沉著於膽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細胞內,

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 促使黏膜上皮增生、肌層增厚而形成“息肉”。 膽固醇息肉的病理特點為多發性小息肉, 業界一般認為這種膽固醇息肉其直徑通常不會超過10mm, 有的書中會說:膽固醇息肉直徑小於10mm者占97%也是這層含意。 相對來說腫瘤性息肉多為單個病變, 有臨床鑒別意義。 形態學上膽固醇息肉質脆蒂較細, 易與黏膜分離, 動態觀察下變化較明顯, 通常給人一種錯覺是前後若干次檢查的結果互相矛盾, 患者或後面的檢查者常質疑前面檢查的正確性。 這一點較直徑大小更有區別意義。 鏡下檢查不伴有腸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也不含其他基質成分, 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輕微,
到目前為止未見有癌變報導。

炎症性息肉: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種肉芽腫, 直徑約5mm, 單發或多發的廣基性結節。 其組成成分有毛細血管、成纖維細胞及慢性炎症細胞, 息肉周圍的膽囊壁有明顯炎症, 至今尚無癌變報導。

腺瘤樣增生:既非炎症也非腫瘤的增生性病變, 為黃色質軟的疣狀物, 直徑約5mm, 單發或多發。 其組成成分為豐富的結締組織, 其中含有平滑肌束及杯狀細胞, 有癌變可能。

腺肌瘤:存在黏膜上皮局部變化、肌纖維增生與局限性腺肌增生, 故醫學上又稱為腺肌增生症, 有彌漫型、節段型與局限性三種。 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腫瘤的增生性病變, 也可能癌變。

2.腫瘤性病變:此類病變中以良性的腺瘤為主,

惡性主要為膽囊癌, 所占比例較小, 經我們十餘年大量病例觀察, 不足1%。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