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療, 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簡單的一種養生方式。 但是足療也是有講究的, 你知道足療的九點注意事項是什麼嗎?經常泡腳有什麼好處呢?經期泡腳能緩解痛經嗎?是不是很有興趣呢?和小編來看一下下面這篇文章吧。
第一、足療最好是20分鐘到三十分鐘之間, 足療的水溫要保持住, 有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溫度, 足療的效果才會體現出來。
第二、足浴時要注意溫度適中(最佳溫度在40-45℃), 既防止水溫過灼傷皮膚, 尤其是昏迷、生活不能自理者, 同時涼水對血管的收縮作用而有利健康。 最好能讓水溫按足部適應逐步變熱。
第三、足藥浴時, 如給予足部以適當的物理刺激, 如按摩、捏腳或搓腳等, 有條件者也可使用具有加熱和按摩功能的足浴盆進行足浴, 效果更佳。
第四、飯前喝飯後最好不要足療, 這時候足療會引起血管擴張, 會胃腸的消化功能有影響。 飯前足藥液分泌, 對消化不利, 飯後立足浴可造的血容量減少, 影響消化。
第五、足藥浴治療時, 有些藥物外用可起泡, 或局部皮膚發紅、瘙癢。 有的病人屬特異體質, 用藥後可出現過敏反應。 出現這些症狀後, 應停止用藥。
第六、足藥浴所用外治藥物, 劑量較大, 有些藥物尚有毒性, 故一般不宜入口。 同時, 足藥治療完畢後, 應洗淨患處, 拭幹。
第七、有傳染性皮膚疾病者, 如足癬病人, 應注意自身傳染和交叉傳染的可能。
第八、在足療的時候, 有可能會頭疼、頭暈, 在出現這些情況的時候, 可以用冷水洗腳, 使足部血管收縮, 血流充分流向頭部, 消除頭部急性貧血, 緩解症狀。
第九、有出血等症狀患者, 不宜足浴。
泡腳的好處
泡腳好處一
泡腳能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 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防禦各種毒素對人體的侵害。 泡腳還可以促進人體的血液迴圈。 腳自古以來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
中醫上講, 腳雖然離人的心臟最遠, 但是它的負擔最重, 所以說, 腳很容易血液不迴圈, 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 猶似樹之有根, 樹枯根先竭, 人老腳先衰。
常泡腳可使人體通過促進血液迴圈、通過微微出汗, 加快機體各種代謝廢物、各種毒素的有效排泄, 減輕或消除外來之毒、內生之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泡腳好處二
泡腳對多種疾病的治療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常言說:“富人吃補藥, 窮人泡泡腳”。 可見泡腳對治療對症疾病的作用。
隨著工作壓力的慢慢變大, 還有就是人們每天吹空調, 還有就是吃寒冷的食物, 所以說人體的寒氣會很重, 這個時候泡腳就很有作用了。
既然是泡腳, 就要體現出一個“泡”字來。 “泡”在這裡是, 水要多, 熱量要夠, 時間要長, 最好選用木桶。 不能隨便拿一個盆放點水就行, 那樣是起不到養生效果的,
泡腳時為啥要用木桶呢?因為木桶比較容易保溫, 同時貼近自然。 放入木桶中的熱水以沒過泡腳人的小腿為益。 水溫在50度左右最理想。
泡腳的時間一般20—30分鐘為好, 以後背感覺有點潮, 或額頭出汗為止。 人體中肝主木, 腎主水, 這麼一泡, 可以幫助肝腎排毒。
經期泡腳能緩解痛經
女性受寒容易引發痛經, 專家介紹, 女性要注意保暖, 冬季常用熱水泡腳可以起到溫暖子宮、緩解痛經的作用, 如果在泡腳時加點中藥, 效果會更加。
1、艾葉
本品芳香、逐寒濕、止冷痛, 為婦科要藥。 用治脘腹冷痛, 經寒不調, 宮冷不孕等證, 艾葉浴艾葉有逐寒濕, 止血, 安眠, 理氣血, 溫經的功效.取新鮮艾葉30~50g,
2、花椒
能祛除裡寒, 扶助陽氣。 因而善散陰寒之氣, 助元陽之不足, 利氣行水。 還有殺菌、消毒、止痛、止癢、消腫等作用。
3、生薑
腳涼怕冷, 用生薑一塊(像棗大這麼一塊薑)用刀拍扁, 紅花、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一起燒開, 再加一勺鹽泡腳。
4、中草藥
中草藥泡腳有活血化瘀的效果。 比如白芍、益母草、當歸、艾葉這些草藥都有這些作用。
5、小蘇打加鹽
可平穩血壓, 先放一勺鹽把水燒開, 然後放小蘇打, 血壓偏低就少放些偏高就多放點。 嚴重的高血壓, 再加上芥沫面(芥沫面和小蘇打主要是降血壓)。 患有風濕病、怕冷、怕涼、脾胃虛寒的人, 適合用具有溫通作用的中草藥, 如乾薑、桑枝。
6、醋
在溫熱水中加些醋,每天睡前用其浸泡雙腳,就能起到強身健體、治療睡眠障礙、消除疲勞、舒緩心情的保健作用,對身體是大有好處的。
總結:泡腳的注意點主要總結為溫度要合適,不能太高,時間要合適,不能跑的時間過長,飯前飯後最好不要泡腳。我們泡腳主要講究的就是一個健康,所以說根據健康的泡腳方式對我們很有效果。
6、醋
在溫熱水中加些醋,每天睡前用其浸泡雙腳,就能起到強身健體、治療睡眠障礙、消除疲勞、舒緩心情的保健作用,對身體是大有好處的。
總結:泡腳的注意點主要總結為溫度要合適,不能太高,時間要合適,不能跑的時間過長,飯前飯後最好不要泡腳。我們泡腳主要講究的就是一個健康,所以說根據健康的泡腳方式對我們很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