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分重在防秋燥 運動調理應對秋燥

天氣越來越涼, 越來越乾燥, 這樣的天氣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 中醫學認為, 燥為秋季的主氣, 稱為“秋燥”。 燥邪傷人, 易傷人體津液, 常表現為口幹、鼻幹、咽幹、便秘、皮膚乾燥甚至皸裂等症。

運動調理應對秋燥

秋季養生以“收”為主。 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可以學習傳統的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拳打臥牛之地”的功夫, 從身體內部改善體質。 如果實在沒時間, 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鐘, 也大有裨益。 此外, 可選擇一些寧心安神的娛樂活動, 如書法、繪畫等, 也可登高望遠, 以開闊心胸, 使內心豁達,

從而安定神志。

由於秋季早晚溫差大, 氣候乾燥, 如果市民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還必須注意四個方面, 運動時防止受涼感冒。 秋日早晚溫差大, 尤其是清晨溫度比較低, 不要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 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 在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 而是應該等到身體發熱後, 才可脫下衣服。 鍛煉後還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 以防身體著涼。

其次要預防運動損傷。 據悉, 由於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溫下降的環境中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 肌肉伸展度明顯降低, 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 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的調控能力下降, 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 因此, 專家建議, 在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準備活動。

另外, 防止運動過度。 秋天是鍛煉的好時機, 這時因為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 因此運動也要順應這一原則, 也就是運動量不宜過大, 以防出汗過多, 陽氣耗損, 運動時適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如有便秘情況, 這裡推薦一套能啟動大腸蠕動及加快新陳代謝的體操:

做操前, 最好先喝一杯白開水。

一、仰臥, 背下墊一塊軟墊。 將雙小腿反屈, 雙腳盡可能貼靠臀部, 用左手在腹部做順時針揉按約20次。

二、站姿,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 雙手叉握上舉, 掌心向上, 同時呼氣。 邊呼氣邊向一側屈體, 充分牽拉對側肌肉, 反復做數次, 左右交替練習。

三、站姿,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 雙手叉握上舉,

掌心向上, 同時呼氣。 邊呼氣邊後仰, 充分伸展腹肌。 反復做數次。

四、坐地, 雙手背後支撐, 雙腿伸直。 屈右腿, 將右腳交叉放在左膝外則。 邊呼氣邊用左臂的肘部壓右膝的外側。 然後將身體右轉, 目視右後方。 反復做數次, 左右交替練習。

五、仰臥, 屈右膝, 邊呼氣邊向左側轉下肢, 同時頭部向右側轉。 反復做數次, 左右交替練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