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臟病患者在什麼時間吃藥最好

心臟病是一種比較危險的疾病, 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就會發作, 一旦搶救不夠及時可能帶來生命危險。 所以心臟病患者一定要堅持用藥, 保持情緒穩定。 長期以來, 醫生一直知道心臟病發作在上午更常見, 但是其機理一直不清楚。 那麼心臟病患者在什麼時間吃藥最好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 心臟病患者起床之前服用藥物效果最佳。

心臟存在其內在的“生物鐘”, 正因為如此, 上午致命性心臟病發作危險才會增加。 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見發作時間是太陽出來之後, 該病致死率很高。 人體晝夜節律隨著一天24小時的變化,

直接控制著人們的睡眠模式等活動。

新研究已經發現了一種編號為KLF15的蛋白質。 該蛋白質在調節心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該蛋白質的水準會隨著一天中不同時間而發生規律性起伏波動。

研究中, 科學家利用經過基因改變而使實驗鼠的KLF15蛋白質發生缺失或者水準超常, 結果發現, 與正常實驗鼠相比, 這些經過基因改變的實驗鼠發生心律失常的危險明顯更大。 韋倫斯博士表示, 這項新研究首次揭示了心律失常的“分子機理”。 KLF15蛋白水準過高或者缺失, 都會增加心律不齊危險。

科學家解釋說, 我們需要穩定水準的KLF15蛋白質, 以保持心肌細胞內的心電穩定性。 該蛋白質水準一旦不穩定, 就會干擾正常心跳,

並可能導致心律不齊。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心臟病應該選擇什麼時間服藥最好, 希望可以為廣大的患者帶來幫助。 生活中, 心臟病人千萬不能有劇烈的情緒波動, 保持情緒穩定是最佳選擇, 同時要及時的用藥治療, 這樣才能安全生活。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