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教程 如何練習太極拳的內氣

太極拳強調用意不用力, 練習久了就能感覺到體內有氣流動, 那麼你知道怎麼樣練出太極拳的內氣嗎?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學習一下吧!

內氣的產生、潛轉與遠行決定於兩大因素, 即意識的干預與正確形體的引導, 根據意到、氣到、勁自到這一原理, 太極拳的練氣是在大腦皮層統攝諸神經系統的統一指揮下, 使全身處於極度鬆弛的狀態下, 隨著呼吸的鼓蕩和形體緩慢的運行, 促使內臟器官和肌肉有節律地舒張收縮。 太極拳中的虛領頂勁, 松肩垂肘, 尾閭中正, 含胸拔背等要領都直接關係到太極拳身法的正確性。

要想長內氣, 首先應有正確的意, 這個意應該是內斂的意, 松靜的意, 做到形在意之內, 意在形之中, 意有動, 形體隨之動, 做到動作與內氣一致。 這就是拳經上講的內外相合。

有人練拳多年沒有得氣感覺, 或得氣不明顯, 時有時無, 練一趟拳, 全身不得溫暖, 手掌不得紅潤, 健身效果不夠理想, 其原因多屬於意識不正確, 整體不松柔, 形體運行不合理, 不是憋氣就是四肢起僵勁。 在行拳時, 神要領, 肩要沉, 速度要慢, 要均勻, 思想要集中, 否則氣感即行消失, 其得氣的前提就是以意念引導松柔, 以松柔產生內氣。

內家拳強調用意不用力, 全身松柔, 緩慢運行, 不尚拙力等, 這樣內氣就會加強。 拳經上講:太極拳的練習要分三個階段,

即練體、練氣、練神。 在練氣階段其運行規律是以心行氣, 以氣運身, 內外相合, 由內及外, 特別突出以腰帶動四肢, 追求松、穩、圓、沉、勻、整等規則, 在這個階段裡, 四肢絕非自動, 一定要用腰脊帶動, 這也是舍去拙力, 走向松柔的關健。 當然要做到這些絕非易事, 口頭上講的全身放鬆, 腰帶四肢, 而實際上即是滿身僵勁, 四梢亂動。 要想真正做到腰帶四肢, 本人的體會是:①聽名師的話, 按規矩辦事, 做到明規矩而守規矩。 ②拳速要慢, 要勻, 像貓步一樣輕勻。 ③四肢只能用意不能用力, 或者只能用僅能支承重量的量小的力, 此時大腦應該給四肢下道死命令, 腰脊不動, 四肢絕不能動, 手腳一動就馬上聯想到腰脊的帶動。

楊澄甫式太極拳強調腰拉、腰轉、腰腳手, 明確地告訴我們, 手腳不要自動, 只能用腰脊來帶動, 突出腰的作用。 這樣做有許多好處, 首先培養出全身的整動, 是鍛煉全身松柔的基礎, 是舍去拙力的關健。 太極拳是用腰脊練拳, 而不是用四肢練拳, 如果四肢自動, 亂動, 妄動, 就會把生活中肌肉用力, 拉拉扯扯, 摟抱頂抗等劣根性部帶到拳中來, 使太極拳面貘全非。 腰帶四肢是去掉拙力的好方法(拙力去一分, 內勁長一寸), 從而才能逐漸進入到經絡運氣這一境界。

丹田內氣修煉十五法

1、寂照法

口眼輕閉, 頭身中正, 下頜微收, 含胸沉腹, 鼻對臍, 默運腦中先天性光, 凝注丹田虛空之地, 朗照牛眠這地永存不散, 雙目猶日月之光, 有奪天地造化之功,

積神生氣, 積氣生精, 以精化氣以氣化神, 以神還虛, 精氣神內斂合一, 達到“萬念俱寂, 一靈獨覺”, 先天真一之氣自虛無中夾, 丹田真陽自然萌生。

2、聽息法

入靜後聽自己的呼吸之聲, 只感覺一呼一吸往下沉, 息息歸根, 至於呼吸的快慢, 粗細, 深淺等, 純任自然。 開始時可以聽到自己心臟的跳動, 以後逐漸達到聽空間, 聽宇宙。 用耳根聽自己鼻中呼吸的氣息, 這是第一部功夫“聽之以身”, 凡是呼吸系統正常的人, 鼻中氣息都不會有聲音, 但自己卻能感知鼻中呼吸的一出一入, 這是第二步功夫“聽之以心”, 到心息泯然合一之後, 則進一步就要“以氣聽氣”了, 實際上就是著意於聽, 巳達到“聽其自然”了, 實際入則是“聽止於身,

心止于符”, 此時心、聽、息、形體、知覺一切都忘掉了, 已進入虛境混沌, 達到恬淡虛無, 恍惚冥冥之境, 真意與真氣相合相化, 這就是丹田之氣。

3、胎息法

盤坐後放鬆入靜, 凝神丹田, 呼氣時意想氣從丹田中心周圍緩緩擴充, 同時腹壁稍往外張, 略有膨脹感, 吸氣時意想氣從丹田吸到命門, 同時腹壁略內收, 意念與呼吸保持一致, 使呼吸毫無滯塞勉強之意, 逐步把呼吸調到深、長、綿、細、勻、靜、定, 如此出息微微, 入息綿綿, 漸漸入而漸漸柔, 漸漸和而漸漸定, 至閉口斂鼻, 有息如無, 對鏡呵氣不留濕痕, 羽毛近鼻不見微動, 氣聚丹田有充實浩然之感, 得大定真定者, 有如龜蛇冬眠, 對祛病健身大有裨益。

4、擴容法

練功時充分的放鬆入靜、意念與呼吸充分配合, 把丹田、命門、會陰、尾閭,這一區域看作一個容積,使之逐漸擴大容量,呼氣時使臍部、小腹部及腰骶部往 外擴張,吸氣時氣收回丹田,這樣持續練功,就會加大丹田的活動能量,起到快速彙聚丹田內氣的作用。

5、壓氣法

在意念集中指導下,呼氣時將氣向丹田,尾閭部位催壓、貫沖,使整個下腹部的氣機都活躍起來,一定要充分放鬆。此外,壓氣法還可以糾偏,當氣機向上攻時,如果再用意向上領,就會導致出偏,這時用呼氣往下壓,猶如引火進海歸元,腹部壓力增高,內氣充盈,真氣自然,溢注臟腑經絡,四肢百骸,凡有疾病處,均經元氣疏通修補,而達到治病健身,延年益壽的作用。

6、轉圈法

站坐均可,放鬆入靜後,兩手在腹前意想抱著一個紅色火球,兩手在左右、上下輕輕旋轉,意想兩手在火球的帶動下高速旋轉,待兩掌間的火球實感形成後,再用意念將火球送入腹內,兩掌配合動作,然後兩手輕貼於臍部,稍停再作丹田內氣輕緩微柔的轉圈運動,最後將手中球收入丹田,再意轉片刻靜養一會兒收功。.

7、聚散法

先天之息、始于腹內丹田,無論吸氣,呼氣,皆宜以神駛氣、綿密而運。吸氣時,氣隨膈肌降落抵達會陰而止,日久氣聚腰骶,聚中有散,散無止處。呼氣時,繼吸氣之散而散(四肢尤以手指最明顯),也可以在呼氣時,意想氣由丹田向四肢百骸或空間呈圓形成輻射狀擴散,同時身體也放大,吸氣時,意想氣由身體四周向丹田收聚,也可以意想丹田為寬闊無邊無際的大海,呼氣如石擊水,波浪由丹田中心向周圍成圓形擴散,吸氣時收聚丹田的微妙內景。

為了強實腹效應,吸氣時尚應配合輕微的提肛動作,意念真元內氣聚散之變。 可擴大人體場、組場、布氣、隱形之效。

8、景觀法

練功入靜後,意想丹田有一紅色的太陽或一朵金黃色的蓮花,一個發亮的燈泡,光亮照透整個腹部及全身,溫煦著五臟六腹,四肢百骸,通過助景生輝,意念的高度積聚,丹田可在短期內凝聚真元陽氣。

可出內視,培元、治三焦疾病之效。

9、微動法

放鬆入靜後,做丹田,尾閭部位或振動或擺動,或蛹動、或轉動,並使振波逐漸延伸到命門,脊往、頭部及全身。然後,緩緩放鬆意念,逐步調整振動輻度,凝神內照,靜守丹田後收功。

10、點火法

入靜後,意想丹田有一團火,按照點火、起火、養火的過程,養到丹田逐漸產生發熱之景,這就是丹田內氣萌生之時,可速調小腹發涼,治男性隱疾。

1l、意守法

意守即意識指向於某種感覺或形象而言,意守丹田是一種強度適宜的凝神過程,其有收斂心神的作用。道家功中的內視,返聽、系緣、守客、執中、抱元等方法,皆指專心一事一物而達到意識入虛之目的,古人強調“不可用心守,不可無意求,有心著相,無心落空,有意無意是真功夫”。意守要求似守非守,若有若無,不即不離,勿忘勿助,通過凝神意守,納氣歸根,可以加快丹田內氣的彙聚。

12、五行法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世間一切事物皆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肺屬金、色白,肝屬木、色青,心屬火,色紅;脾屬土,色黃,腎屬水色黑,練功時收心定意,先意想宇宙日月精華化作“甘露”由頭頂向下通透全身,兩目內視,意想甘露變作白色氣體散於肺中,再意想白色氣體變成青水,從外向內浸泡肝臟,滋潤透徹,再意想青水進入心臟變成紅色氣體,再變成紅光照亮全身,再將紅光收回心臟,意想紅光進入中脘穴內深部變成金黃色光芒彌漫,充斥於脾胃,再將金黃色後移,變成五色光朗照於兩腎,最後將意氣收藏於膀胱,五行相生法,既可以積聚丹田真氣,又可以加強五臟功能。

13、咒語法

此法用於坐式練功,在放鬆入靜,內觀意守的基礎上,專心致致地默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嗡嘛呢叭彌吽”,以一念代萬念,這樣既可以加速進入氣功態,隨著靜境的不斷深化,便可逐步進入不念不守的境界,達到身心混融,如同虛空,虛極靜篤之時,內氣油然而生,全身經脈也會相繼暢通。

14、歸元法

將自身小宇宙和自然大宇宙混為一體,把全身毛孔穴竅打開,呼氣時意想內氣通過周身毛孔放射到空間宇宙,放射的越遠越好。吸氣時意想自然宇宙清氣歸於丹田,或呼氣時意想放射到天際宇宙,吸氣時向丹田縮壓,或者不用意念,通過全身毛孔一張一合,一出一進,與宇宙交換各種物質,能量和資訊達到內外混元歸一,天人一體。

15、固本提氣溫養

第一回,採用單盤,雙盤或如意盤,以下半身牢固不動為佳,雙手扶在腰際,精神集中,眼睛半開合,叩齒 36 通,舌抵上齶,吞下唾液,做一下深呼吸,吸入之氣由食道入胃入丹田。

第二定,吸入氣後,不必急著呼出氣,先閉住呼吸,上半身左右搖擺,下半身穩若磐石,搖晃的速度不宜過快,亦忌前後搖擺,可先意想繼可自然靈動,靈動由上向下運動,全身自然會微微震盪,更有助於氣血的衝擊,搖晃的時間,全在一口氣之間,閉到面紅身赤,再徐徐將氣吐出。動作反復如此。

結語: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你對如何練習太極拳的內氣應該有了充分的瞭解,太極拳練習重在堅持不懈,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否則終究難有所成!

把丹田、命門、會陰、尾閭,這一區域看作一個容積,使之逐漸擴大容量,呼氣時使臍部、小腹部及腰骶部往 外擴張,吸氣時氣收回丹田,這樣持續練功,就會加大丹田的活動能量,起到快速彙聚丹田內氣的作用。

5、壓氣法

在意念集中指導下,呼氣時將氣向丹田,尾閭部位催壓、貫沖,使整個下腹部的氣機都活躍起來,一定要充分放鬆。此外,壓氣法還可以糾偏,當氣機向上攻時,如果再用意向上領,就會導致出偏,這時用呼氣往下壓,猶如引火進海歸元,腹部壓力增高,內氣充盈,真氣自然,溢注臟腑經絡,四肢百骸,凡有疾病處,均經元氣疏通修補,而達到治病健身,延年益壽的作用。

6、轉圈法

站坐均可,放鬆入靜後,兩手在腹前意想抱著一個紅色火球,兩手在左右、上下輕輕旋轉,意想兩手在火球的帶動下高速旋轉,待兩掌間的火球實感形成後,再用意念將火球送入腹內,兩掌配合動作,然後兩手輕貼於臍部,稍停再作丹田內氣輕緩微柔的轉圈運動,最後將手中球收入丹田,再意轉片刻靜養一會兒收功。.

7、聚散法

先天之息、始于腹內丹田,無論吸氣,呼氣,皆宜以神駛氣、綿密而運。吸氣時,氣隨膈肌降落抵達會陰而止,日久氣聚腰骶,聚中有散,散無止處。呼氣時,繼吸氣之散而散(四肢尤以手指最明顯),也可以在呼氣時,意想氣由丹田向四肢百骸或空間呈圓形成輻射狀擴散,同時身體也放大,吸氣時,意想氣由身體四周向丹田收聚,也可以意想丹田為寬闊無邊無際的大海,呼氣如石擊水,波浪由丹田中心向周圍成圓形擴散,吸氣時收聚丹田的微妙內景。

為了強實腹效應,吸氣時尚應配合輕微的提肛動作,意念真元內氣聚散之變。 可擴大人體場、組場、布氣、隱形之效。

8、景觀法

練功入靜後,意想丹田有一紅色的太陽或一朵金黃色的蓮花,一個發亮的燈泡,光亮照透整個腹部及全身,溫煦著五臟六腹,四肢百骸,通過助景生輝,意念的高度積聚,丹田可在短期內凝聚真元陽氣。

可出內視,培元、治三焦疾病之效。

9、微動法

放鬆入靜後,做丹田,尾閭部位或振動或擺動,或蛹動、或轉動,並使振波逐漸延伸到命門,脊往、頭部及全身。然後,緩緩放鬆意念,逐步調整振動輻度,凝神內照,靜守丹田後收功。

10、點火法

入靜後,意想丹田有一團火,按照點火、起火、養火的過程,養到丹田逐漸產生發熱之景,這就是丹田內氣萌生之時,可速調小腹發涼,治男性隱疾。

1l、意守法

意守即意識指向於某種感覺或形象而言,意守丹田是一種強度適宜的凝神過程,其有收斂心神的作用。道家功中的內視,返聽、系緣、守客、執中、抱元等方法,皆指專心一事一物而達到意識入虛之目的,古人強調“不可用心守,不可無意求,有心著相,無心落空,有意無意是真功夫”。意守要求似守非守,若有若無,不即不離,勿忘勿助,通過凝神意守,納氣歸根,可以加快丹田內氣的彙聚。

12、五行法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世間一切事物皆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肺屬金、色白,肝屬木、色青,心屬火,色紅;脾屬土,色黃,腎屬水色黑,練功時收心定意,先意想宇宙日月精華化作“甘露”由頭頂向下通透全身,兩目內視,意想甘露變作白色氣體散於肺中,再意想白色氣體變成青水,從外向內浸泡肝臟,滋潤透徹,再意想青水進入心臟變成紅色氣體,再變成紅光照亮全身,再將紅光收回心臟,意想紅光進入中脘穴內深部變成金黃色光芒彌漫,充斥於脾胃,再將金黃色後移,變成五色光朗照於兩腎,最後將意氣收藏於膀胱,五行相生法,既可以積聚丹田真氣,又可以加強五臟功能。

13、咒語法

此法用於坐式練功,在放鬆入靜,內觀意守的基礎上,專心致致地默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嗡嘛呢叭彌吽”,以一念代萬念,這樣既可以加速進入氣功態,隨著靜境的不斷深化,便可逐步進入不念不守的境界,達到身心混融,如同虛空,虛極靜篤之時,內氣油然而生,全身經脈也會相繼暢通。

14、歸元法

將自身小宇宙和自然大宇宙混為一體,把全身毛孔穴竅打開,呼氣時意想內氣通過周身毛孔放射到空間宇宙,放射的越遠越好。吸氣時意想自然宇宙清氣歸於丹田,或呼氣時意想放射到天際宇宙,吸氣時向丹田縮壓,或者不用意念,通過全身毛孔一張一合,一出一進,與宇宙交換各種物質,能量和資訊達到內外混元歸一,天人一體。

15、固本提氣溫養

第一回,採用單盤,雙盤或如意盤,以下半身牢固不動為佳,雙手扶在腰際,精神集中,眼睛半開合,叩齒 36 通,舌抵上齶,吞下唾液,做一下深呼吸,吸入之氣由食道入胃入丹田。

第二定,吸入氣後,不必急著呼出氣,先閉住呼吸,上半身左右搖擺,下半身穩若磐石,搖晃的速度不宜過快,亦忌前後搖擺,可先意想繼可自然靈動,靈動由上向下運動,全身自然會微微震盪,更有助於氣血的衝擊,搖晃的時間,全在一口氣之間,閉到面紅身赤,再徐徐將氣吐出。動作反復如此。

結語: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你對如何練習太極拳的內氣應該有了充分的瞭解,太極拳練習重在堅持不懈,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否則終究難有所成!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