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首先就是要把一些基本的動作給做到位, 那麼陳式太極拳有哪些基本要求呢?下面, 小編就來為你介紹一下關於陳式太極拳的幾個基本動作的規範演練, 一起跟著學習一下吧!
陳式太極拳對人體各部位姿勢的要求
頭:保持“虛領頂勁”, 有上懸意念, 不可歪斜搖擺, 眼要自然平視, 嘴要輕閉, 舌抵上顎;
頸:自然豎直, 轉動靈活, 不可緊張;
肩:平正松沉, 不可上聳、前扣或後張;
肘:自然彎曲沉墜, 防止僵直或上揚;
腕:下沉“塌腕”, 勁力貫注, 不可鬆軟;
胸:舒松微含, 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
背:舒展伸拔, 稱為“拔背”,
腰:向下松沉, 旋轉靈活, 不可前弓或後挺;
脊:中正豎直, 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內微斂, 不可外突, 稱為“溜臀”、“斂臀”;
胯:松正含縮, 使勁力貫注下肢, 不可歪扭、前挺;
腿:穩健扎實, 彎曲合度, 轉旋輕靈, 移動平穩, 膝部松活自然, 腳掌虛實分清。
依據“易經”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道家導引、吐納綜合地創造一套有陰陽性質、符合人體結構、大自然運轉規律的一種拳術, 古人稱為“太極”。
陳式太極拳進發勁練習
太極拳的勁是整體勁, 由全身各部位協調運動產生。
發勁要從練習拳架開始, 如果感到心氣下降, 氣沉丹田, 就說明身體各個部位已經符合太極拳要求。 如果感到重心不穩, 心氣上浮, 便應該檢查一下自己的動作, 看看哪個部位做得不合格(可以對照書本上的拳架要求檢查自己),
發勁時, 應當按照陳式太極拳的運動規律(以腰為軸節節貫串, 周身骨節依次排開)和具體要求練習。
正確的發勁練習步驟是:
1. 力求肢體外形正確, 按外形要求檢查自己, 這個階段是肢體動作引動內氣, 所以練好拳架很重要。
2. 動作協調後, 自然會進入到一個更高的階段, 這時要求內氣催動外形, 古拳譜中說:"以心行氣, 以氣運身, 內氣不動, 外形寂然不動, 內氣一動, 外形隨氣而動。
3. 第二步的這種體系還不能完全適應技擊的對抗要求, 在此基礎上應繼續下功夫鞏固其運動體系, 使其在任何干擾下, 都能順應客觀條件的變化, 成為"撞之而不開, 破之而不散, 渾然一圓"的運動體系。
再者, 從生理上分析發勁過程如下:要想產生整體勁, 決不能只利用身體某一局部肌肉發力, 整體勁的來源於地面對整個人體的反作用力。 以右掩手肱拳為例, 腰向左轉, 往上貫穿背、肩、臂, 右拳隨著腰的旋轉向右前發出, 往下貫穿 胯、腿、足等關節, 這樣, 肌肉的配合運動導致足部對地面有一個作用力, 於是, 與作用力形影不離的地面對人的反作用力由腳向上, 通過腿、胯、腰、背、臂 , 發於右拳。 要注意避免的是產生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