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感染者由於受一些社會觀念影響, 認為只有乙肝痊癒才能找工作甚至是結婚、生子, 結果導致他們迫切追求所謂轉陰治療, 對抗乙肝病毒藥物抱有過高期望。 有的人甚至病急亂投醫, 在抗病毒治療期間, 不去注意肝功能改善和乙肝病毒DNA的抑制, 而一味期望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陰轉
抗病毒治療要選好時機
乙肝治療並非大眾認為的“轉陰”、“大三陽變小三陽”簡單, 需要一個長期過程。 目前乙型肝炎的治療以干擾素和核苷類似物這兩種為主, 從抑制病毒的速度和程度上來說, 核苷類似物比干擾素明顯要快而強,
乙肝病毒感染肝細胞後, 在肝細胞內病毒會被大量複製, 繁殖後代。 現在的抗病毒藥物只能抑制病毒“模型”的後代, 卻不能破壞複製病毒的“複製體”。
不要害怕耐藥現象
儘管目前一些乙肝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的複製, 但就像細菌可能對青黴素產生耐藥一樣,
停藥後會復發嗎?
抗乙肝病毒藥會出現反彈復發的情況嗎?餘宙耀表示, 從目前臨床情況看, 只要療程規範、患者用藥持續, 通常很少會出現病情反彈的情況。 所有抗病毒藥物都是有療程的, 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可以如期停藥, 停藥後有可能復發, 但不是必然復發。
那麼患者該如何看待乙肝的復發?專家表示, 復發是指康復持續一個階段後病情又反復了, 可不能小看這個“康復一階段”, 有了這一階段, 就可能阻止或推遲了向肝硬化的進展, 為防止發生肝癌立了功。 因為目前還沒有“一勞永逸”的藥物, 不用抗病毒藥物, 真正的“康復一階段”都沒有, 況且, 並非人人都會復發。 實際上,
用藥要打“持久戰”
有些病人在抗病毒治療後, 血中已經不能測出病毒, 症狀也完全消失, 就認為可以像感冒或其他疾病一樣, 停止服藥或減少藥量了, 這是完全錯誤的。 因為目前的乙肝抗病毒治療不能在短時間內根除病人體內的病毒, 只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複製, 因此一旦停藥, 體內的病毒又會活躍起來, 致使肝病復發。
抗病毒治療的療程較長, 實踐證明, 延長療程的治療可提高長期抑制病毒的療效。 尤其是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療猶如“逆水行舟”, 需持之以恆, 否則不進則退。 餘宙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