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日常保健
1、應注意誘發哮喘的因素, 除去過敏原。
支氣管哮喘常為過敏原通過內因而發病, 通常吸入花粉、煙塵、羽毛、塵蟎等;食用魚、蝦、花生、牛奶等;接觸油漆、橡皮、染料、化學品等;以及藥物如磺胺藥、青黴素等, 均有可能成為過敏原。
2、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避免疲勞過度, 淋雨受涼或精神方面的刺激, 以防止哮喘發作。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避免灰塵飛揚, 儘量不要用羽毛類衣被。
患兒應臥床休息至症狀消失, 枕頭需抬高, 取半臥位。 嬰幼兒可抱起輕輕拍背, 便於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4、飲食宜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流質或軟食,
平時應注意勿食刺激性食物和冷飲, 並儘量避免巧克力等過甜食品, 以免誘發哮喘。
哮喘食療保健
1、發作期
(1)寒性哮喘
見於冬季或哮喘發病的早期。 臨床特點為咳嗽, 哮鳴, 呼氣延長, 氣急喘促, 痰液清稀, 色白多沫, 四肢不溫, 面色蒼白, 或伴鼻塞流涕。 治宜宣肺散寒, 化痰平喘。
①米醋適量, 雞蛋2個。 雞蛋煮熟去殼, 放入米醋中浸泡, 食蛋, 每次1個, 每日2次。
②核桃肉1枚, 白果仁10克(炒去殼), 生薑3片, 水煎服。
③生薑汁適量, 南杏仁15克, 核桃肉30克, 搗爛加蜂蜜適量, 燉服。
④吳茱萸糊:吳茱萸10克, 研細粉, 醋調為糊, 貼敷雙湧泉穴, 48小時取下。
⑤冰糖白果:白果仁10克(炒去殼), 冰糖5克, 共搗碎, 開水沖泡, 每日1~2次。
(2)熱性哮喘
見於體質壯實者或有慢性呼吸道炎症者。
臨床特點:咳嗽哮鳴, 呼氣延長, 痰多色黃, 口渴咽幹, 大便幹結, 或伴有發熱。 治宜清肺化痰平喘。
①綠茶10克, 沸水沖待用。 雞蛋2個, 煮至蛋熟, 去殼, 入茶水浸泡1~2小時, 食蛋。
②鮮無花果搗汁半杯, 開水沖服, 日服1次, 治癒為止。
③地龍粉:地龍烘乾研粉, 每次1~3克, 每日3次, 飯前蜜調吞服。
④白果冬瓜子杏仁飲:白果6個, 冬瓜子30克, 杏仁10克, 以水煎熬後, 去渣, 加入冰糖調勻, 1日3次, 每次1小杯。
2、緩解期
此期是指兩次哮喘發作之間的間歇期, 此時雖沒有哮喘症狀, 但由於哮喘的反復發作, 往往表現為正氣不足的情況。 中醫認為這多與肺、脾、腎三髒功能不足有關, 患兒常有神疲乏力、面色少華、容易出汗等症狀, 配餐的原則是扶正固體, 通過補益肺、脾、腎三髒,
(1)防哮粥
黃豆50克, 玉竹10克, 山藥15克, 黃芪20克, 白梨1個, 加水適量, 煮熟黃豆, 餘汁150毫升, 每次15毫升, 每日3次。 用於肺脾不足者。
(2)黃芪粥
黃芪30克, 粳米50克。 水煮黃芪取汁, 再入粳米同煮為粥, 晨起空腹服之。 適用於肺氣不足者。
(3)參棗米飯
黨參10克, 大棗20枚, 糯米250克, 白糖50克。 參、棗洗淨泡發, 水煮半小時, 撈出黨參、棗, 湯備用。 糯米加水適量, 蒸熟成飯。 置棗於飯上, 再把湯汁加白糖煎熬成粘汁, 澆於棗飯上。 適用於脾氣不足者。
(4)山藥茯苓包子
山藥粉100克, 茯苓粉100克, 麵粉200克, 白糖300克。 將山藥粉、茯苓粉加水適量調成糊狀, 蒸半小時後, 調麵粉、白糖, 加發酵粉及少許堿面發酵, 以豬油及青、紅絲少許為餡料, 包成包子, 蒸熟即可。 適用於脾虛者。
(5)核桃仁蜂蜜
核桃仁1000克, 搗爛, 入蜂蜜1000克, 和勻, 用瓶裝好, 每次1匙, 晨起及晚間空腹服, 開水沖服。 治腎虛不納之虛喘。
(6)雙仁蜜線
炒杏仁250克, 放鍋內加水適量, 煎煮1小時, 再加核桃仁250克, 共煮, 待汁將幹鍋時, 加入蜂蜜500克, 拌勻煮沸即可。 適用於肺腎兩虛者。
(7)蛤蚧湯
蛤蚧1對, 加適當佐料, 燉爛食。 適用於腎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