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之際不僅是各種時令蔬菜新鮮上市的時節, 也是魚類產量最好的時候, 此時魚類的營養也最豐富, 口感也鮮嫩可口, 只不過由於魚的種類不同所以各自側重的養生功效也是不同的, 那麼初夏吃什麼魚好呢?不妨吃一下這三種魚吧。
鱖魚——健脾養血。 鱖魚數百年來獨佔"春令時鮮"的榜首, 這是因為鱖魚肉質細嫩豐滿, 無膽少刺, 為春季淡水魚之上品。 《本草綱目》記載其肉"可補虛勞, 健脾胃, 益氣力", 適宜體質衰弱, 飲食不香的人食用。 現代營養學表明, 鱖魚含有蛋白質、脂肪、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 肉質細嫩,
鱸魚——補肝益腎。 北宋藥學著作《嘉佑本草》中記載鱸魚能"補五臟, 益筋骨, 和腸胃, 治水氣。 "足見鱸魚的補益作用有多廣泛。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說, 鱸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 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鱸魚肉質白嫩, 沒有腥味, 肉為蒜瓣形, 最宜清蒸、紅燒或燉湯。
草魚——暖胃明目。 春末夏初的草魚是淡水魚中最物美價廉的魚類之一。 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對血液迴圈有利, 是心血管病人的好食物。 草魚還含有豐富的硒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