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 牛肉、雞肉以及一些含纖維素多的蔬菜, 很容易塞進牙縫引起不適和脹痛。 這時用牙籤將它們剔出來無可非議。 因為不把這些塞進牙縫的東西剔出來, 不僅不適感消除不了, 而且塞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容易腐敗變質, 如果發生細菌感染就會引起牙病。
但是有些人養成了一種剔牙習慣, 飯後不管牙縫有沒有食物嵌塞, 總要剔它一遍, 這就毫無必要了。 健康排列整齊的牙齒一般不容易嵌塞食物。 經常剔牙會損傷牙齒和牙床, 容易使牙齦萎縮, 牙根暴露。 牙齒的形狀是頭大根小, 牙齦下縮,
牙齦很嬌嫩, 剔牙時可能損傷牙齦表面, 細菌乘機而入就會引起牙床發炎。 牙齒表面包著一層牙釉, 對牙本質起保護作用, 但是牙根處的牙釉質很薄, 經常剔牙就會使牙釉磨損, 牙齒失去了保護層就會對冷、熱、酸、甜敏感, 引起牙痛。 因此不能養成剔牙的習慣, 齒縫經常嵌塞食物要積極尋找病因, 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剔牙不用牙籤怎麼剔?那麼, 不用牙籤, 塞進去的食物怎麼使它出來呢?我們提倡飯後漱口, 實在漱不出來, 可以用牙刷刷, 或者用手帕、毛巾按在食物所塞的部位輕輕一擦就可以出來,
剔牙的另一種方法是牙線。 牙線能起到清潔牙面、剔出嵌塞食物的作用, 多用尼龍線、絲線、滌綸線或上蠟的棉線製成。 線的纖維鬆散, 不撚搓在一起, 以便使用時纖維可扁平狀排列開, 容易通過牙間隙接觸緊密的區域。
使用牙線最好每日一次, 特別是晚飯後, 用時將牙線結成環形, 或將線兩端繞在兩個中指上, 兩指間剩餘3~5寸, 用兩拇指將線壓入牙間隙, 沿一側牙面輕輕抽動, 再換另一側。 反復四五次, 直到牙面清潔或清除嵌塞物為止。
牙線對牙齦損傷小, 較安全, 但使用時用力要輕柔, 可以壓入齲溝底清潔齦溝區, 但不能壓入溝底以下的組織, 以防出現牙齦出血、疼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