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癲癇的促發因素

癲癇的促發因素大致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兩方面。

(一)遺傳因素

國內外大量的研究資料說明癲癇發病具有遺傳性, 而且發現在特發性癲癇的近親中, 其患病率為2%~6%, 遠遠高於一般人口0.5%一1%的患病率(均不包括高熱驚厥)。 特發性癲癇實際上是包含多種疾病的綜合征, 具有不同的遺傳方式, 牽涉一個或數個基因。 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兒童期失神癲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特發性嬰兒痙攣症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在大多數疾病中, 所遺傳者僅為癇性發作的預致性, 其發病還與諸多因素促發有關, 其外顯率亦受年齡限制。

如以腦電圖上31Hz棘—慢波組合為特徵的兒童期失神癲癇, 其兄弟姊妹在適齡時(5~16歲)有40%以上顯示同樣的異常腦電圖, 但其中僅1/4發生癇性發作, 提示環境因素具有重要的促發作用。

在症狀性癲癇病人的近親中, 癲癇患病率為1.5%, 也高於常人, 提示同樣罹病時, 癲癇預致性的作用。 有些症狀性癲癇的病因, 如高熱驚厥和結節性硬化症等, 本身即系遺傳性疾病。

(二)環境因素

1.年齡

有多種特發性癲癇的遺傳因素, 其外顯率和年齡密切相關, 如良性家族性新生兒驚厥, 發生在出生後2—3天, 兒童期後發育正常, 大部分不再發作。 另外大腦的發育過程也影響癲癇的發作形式。 新生兒常呈部分性發作, 如兒童期失神癲癇,

多在6~7歲開始, 青春期後常轉化為全身性強直一陣攣發作, 其原因在於大腦的發育過程直接影響癲癇的發作形式。 新生兒時期雖然大腦興奮性很高, 但較難形成全腦同時異常放電;嬰JL期逐步發育, 癲癇表現為偏側性或全身性發作, 但因大腦對下部腦幹網狀結構活動控制不完全, 亦常表現為嬰兒痙攣或強直性發作。 又如嬰兒驚厥症, 多發生在l周歲以內, 數年後可轉化為不典型失神發作, 全身強直—陣攣發作。 良性中央—顳區棘波癲癇多於4~10歲開始發病, 青春期自愈。

不同的發病年齡與發病原因有密切聯繫, 新生兒和嬰兒期首次有癲癇發作者多為腦器質性疾病, 如產傷、感染、先天性腦部疾患等, 多在20歲以前開始發作, 其中有6—10歲、14~17歲兩個高峰。

青年期癲癇發作多見於外傷尤其是顱腦外傷後, 另外顱內腫瘤所致者也比較多見。 老年期則腦血管病占首位, 且癲癇患病率隨年齡增大而逐漸減少, 二者呈負相關。

2.內分泌

性腺功能對癲癇具有一定的影響, 在女性病人中, 任何類型的發作通常在經期和排卵期加頻、症狀加重。 許多學者研究了性激素對大腦電興奮的影響, 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激素尤其是類固醇類激素可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 改變神經元的興奮性及蛋白質合成。 動物實驗證明, 雌激素具有誘發癲癇發作作用, 給動物胃腸外應用雌激素, 以及對發情期(此時雌激素水準高)動物進行的研究發現, 癲癇的發作閾值降低, 服用雌激素在皮層可產生新的癲癇灶,

並可啟動以前的癲癇灶。 有研究發現在人類給一組經期癲癇的女性患者服用雌激素, 發現癲癇發作加重, 也有報導在卵泡期雌激素水準最高時, 癲癇發作的頻率也隨之增加, 如失神發作可轉為大發作。 另有經期性癲癇僅在經期內發作。 妊娠性癲癇僅在妊娠早期發作, 其癲癇發作是由於妊娠期水鈉瀦留、電解質紊亂、精神緊張、內分泌改變、呼吸方式的改變等激化癇性放電。

3, 睡眠

癲癇發作與覺醒、睡眠週期有一定的關係, 有的多在白天覺醒狀態發作, 有的則多在夜間睡眠中發作。 如特發性強直一陣攣發作和肌陣攣發作常在晨醒後發生;嬰兒痙攣症發作常在醒後和睡前;良性兒童期中央—顳部癲癇大多在睡眠中發作;顳葉癲癇常在日間表現精神運動發作,

而在夜間發生強直一陣攣發作, 此外睡眠缺乏也常會導致癲癇發作。

4.誘發因素

(1)一般誘因 除睡眠缺乏外, 疲勞、饑餓、便秘、飲酒、情感衝動以及各種一過性代謝紊亂和過敏反應都能激發病人的發作, 如過度飲水可誘發強直一陣攣發作, 發熱可引起高熱驚厥及促使癲

癇發作, 過度換氣容易誘發失神發作, 飲酒可誘發全身性強直一陣攣發作和肌陣攣發作。 過度疲勞、睡眠缺乏容易導致各型癲癇發作, 饑餓性低血糖也可引起癇性發作。

(2)藥物作用 一些藥物本身就有誘發癲癇發作的作用, 如貝美格、戊四氮、米帕明等。 突然撤除抗癲癇藥物, 往往促使癲癇發作, 甚至導致癲癇持續狀態。某些抗失神發作的藥物如三甲雙酮、乙琥胺可誘發全身性強直一陣攣發作,而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偶爾也會誘發失神發作。

(3)特發誘因 某些病人僅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才發作,對某些特定的因素敏感,有時甚至想到某種特殊誘因或看到與該誘發因素相關聯的某些事物就可誘發出腦電圖異常及癲癇臨床發作,如閃光、音樂、驚嚇、心算、閱讀、書寫、下棋、玩牌、沐浴、刷牙、跑步、外耳道刺激等誘發各型癲癇發作,常把此類發作稱反射性癲癇。

甚至導致癲癇持續狀態。某些抗失神發作的藥物如三甲雙酮、乙琥胺可誘發全身性強直一陣攣發作,而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偶爾也會誘發失神發作。

(3)特發誘因 某些病人僅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才發作,對某些特定的因素敏感,有時甚至想到某種特殊誘因或看到與該誘發因素相關聯的某些事物就可誘發出腦電圖異常及癲癇臨床發作,如閃光、音樂、驚嚇、心算、閱讀、書寫、下棋、玩牌、沐浴、刷牙、跑步、外耳道刺激等誘發各型癲癇發作,常把此類發作稱反射性癲癇。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導致引發癲癇的因素有哪些

    1,誘發因素2,獲得性因素3,年齡因素癲癇病的病因極為複雜。很多病人的病因應用目前的技術手段還很難查清。許多刺激因素都可直接成為癲癇發作的誘因,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觀察。 [詳細答案]

  • 2回答

    引起頭痛性癲癇的原因是什麼?

    你好,引起頭痛型癲癇的原因很多,一部分患者與遺傳、外傷、產傷等因素有關,應積極避免誘發因素,如精神過度緊張、情緒不愉快、過度疲勞、急躁等。充分的睡眠有可能減少發作。應加強癲癇病人的安全保護,防止單獨... [詳細答案]

  • 3回答

    有哪些小兒癲癇的症狀表現

    1、小兒癲癇的智慧性格和改變:兒小癲癇未經系統規律地治療或發作頻繁(尤其是大發作或出現過持續狀態後、,長期不能控制者,智慧和性格的改變比較明顯,如表現為智慧低下、呆傻、遲鈍、幼稚、、言語不清、沉默寡...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癲癇的症狀表現都有哪些?

    1、小兒癲癇的智慧性格和改變:兒小癲癇未經系統規律地治療或發作頻繁(尤其是大發作或出現過持續狀態後、,長期不能控制者,智慧和性格的改變比較明顯,如表現為智慧低下、呆傻、遲鈍、幼稚、、言語不清、沉默寡... [詳細答案]

  • 3回答

    兒童癲癇的早期症狀是怎樣的?

    小發作分為兩種,失神小發作和肌陣攣小發作。兒童癲癇失神小發作表現為,突然兩眼凝視或上翻,愣神,活動、語言中斷,持物掉地,叫之不應,約數十秒鐘,又恢復正常。肌陣攣小發作,面部、上肢、頸部、軀幹發生短促...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