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肉桂解(張錫純)

肉桂∶味辛而甘, 氣香而竄, 性大熱純陽。 為其為樹身近下之皮, 故性能下達, 暖丹田, 壯元陽, 補相火。 其色紫赤, 又善補助君火, 溫通血脈, 治周身血脈因寒而痹, 故治關節腰肢疼痛及瘡家白疽。 木得桂則枯, 且又味辛屬金, 故善平肝木, 治肝氣橫恣多怒, 若肝有熱者, 可以龍膽草、芍藥諸藥佐之。 《神農本草經》謂其為諸藥之先聘通使, 蓋因其香竄之氣內而臟腑筋骨, 外而經絡腠理, 倏忽之間莫不周遍, 故諸藥不能透達之處, 有肉桂引之, 則莫不透達也。

按∶附子、肉桂, 皆氣味辛熱, 能補助元陽, 然至元陽將絕, 或浮越脫陷之時,

則宜用附子而不宜用肉桂。

誠以附子但味濃, 肉桂則氣味俱濃, 補益之中實兼有走散之力, 非救危抉顛之大藥, 觀仲景《傷寒論》少陰諸方, 用附子而不用肉桂可知也。

肉桂氣味俱濃, 最忌久煎。 而坊間又多搗為細末, 數沸之後, 藥力即減, 況煎至數十沸乎。 至於石膏氣味俱淡, 且系石質, 非搗細煎之, 則藥力不出, 而坊間又多不為搗細。 是以愚用石膏, 必搗為細末然後煎之。 若用肉桂, 但去其粗皮, 而以整塊入煎。 至藥之類肉桂、類石膏者, 可以肉桂、石膏為例矣。

肉桂味辣而兼甜, 以甜勝於辣者為佳, 辣勝於甜者次之。 然約皆從生旺樹上取下之皮, 故均含有油性, 皆可入藥, 至其薄濃不必計也。 若其味不但不甚甜, 且不甚辣, 又兼甚乾枯者,

是系枯樹之皮, 不可用也。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