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斷奶後, 很多父母覺得要續接母乳營養, 所以給孩子以牛奶為主餵養, 其實這樣反而忽視了其他營養。 寶寶的飲食非常重要, 特別要注意輔食的搭配要科學合理。
1、飲食要注意酸堿平衡食物分酸性和鹼性兩類。 魚肉禽蛋米麵為酸性。 蔬菜、水果、豆類及豆製品為鹼性。
人體記憶體在自動調節酸堿平衡系統, 只要飲食多樣化, 吃五穀雜糧, 就能保持酸堿平衡。
2、飯前喝湯好小兒飯前喝少量的湯, 好比運動前做活動, 使消化器官活動起來, 使消化腺分泌足量的消化液, 能使小兒很好地進食飯後也會感到舒服。
3、吃好早餐一日之計在於晨, 早餐的好壞關係到小兒生長發育。 如不注意, 小兒在上學時就會遲鈍、精力不足等保護性抑制, 發生低血糖。 全日總量攝入中早餐占30%, 午餐占40%, 晚餐占30%。
4、午餐前不要飲純果汁果汁易於吸收營養豐富。 但午餐前40分鐘不要讓小兒飲果汁。 因這樣小兒在午餐時會少吃一些主食, 而一日之內攝入量並無增加, 失去的卻是在正常午餐中所獲取的營養。
5、饅頭營養好麵包, 色香味都比較好, 由於是用烘爐烤出來, 會使麵粉中賴氨酸在高溫中發生分解而用蒸氣蒸饅頭則無此弊, 蛋白質含量高, 從營養價值來看, 吃饅頭比吃烤麵包好。
6、鮮魚與豆腐合吃提高對鈣的吸收魚最好和豆腐一起燉著吃, 因為魚體內含豐富維生素D,
7、不易喝過多飲料可樂裡咖啡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較強興奮, 也是小兒多動症病因之一, 而汽水降低小兒胃液消化力殺菌力, 影響正常食欲。
8、吃雞蛋的禁忌不能生吃, 蛋清中一種蛋白質同蛋黃中的鐵結合阻止鐵的吸收。 蛋經煮熟這些就不存在了。 不能多吃。 蛋吃多了消化不掉的蛋白質和腸道細菌, 會腐敗生成對小兒有毒害的物質。
9、喝豆漿注意事項雞蛋中粘液性蛋白容易和豆漿中胰蛋白酶結合, 產生不被體內吸收物使豆漿失去營養價值。 紅糖有機酸能夠和豆漿中蛋白質結合產生變性沉澱物。
10、謹防嬰幼兒牛奶貧血症孩子斷奶後, 不可全部依賴於牛奶餵養, 忽視其他營養食物, 應適當添加輔食, 如菜泥, 蛋, 胡蘿蔔等。 否則時間長了易得牛奶貧血症。
11、不吃湯泡飯湯和飯混在一起吃, 食物在小兒口腔不嚼爛就同湯一起咽進胃裡去了。 舌頭上神經沒受充分刺激, 使食物不能很好消化吸收, 日子長了小兒變瘦, 也會引起胃病。
為了寶寶的健康, 輔食添加順序應為穀物—蔬菜—水果—動物, 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來添加。 製作輔食時要注意衛生, 0-1歲的寶寶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全, 媽媽製作輔食時要儘量避免傷害寶寶腸胃的因素。
寶寶輔食的烹飪細節
1、製作前的準備
首先是要注意衛生。
其次是要給寶寶準備一套專用的工具, 如榨汁機(榨汁、乾粉、壓汁全帶的那種最好)、研磨器、乾淨紗布等等。 一來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二來也能避免和成人的餐具混用, 形成交叉感染。
2、烹調時的注意事項
要注意根據寶寶的消化能力調節食物的形狀和軟硬度。 開始時將食物處理成湯汁、泥糊狀, 慢慢地過渡到半固體、碎末狀、小片成形的固體食物。
給寶寶的食物不要用銅質、鋁質的飲具來烹煮, 因為銅能和一些食物中的維生素C產生氧化反應, 破壞維生素C的作用;而鋁則會在酸性環境下溶解在食物中, 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蒸有皮的食品要連皮蒸, 蒸完後再剝皮。 用蒸、加壓或不加水的方法烹煮蔬菜, 要盡可能減少蔬菜與光、空氣和水的接觸。 給寶寶製作食物時最好不要添加蘇打粉, 否則造成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損失。
還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溫度。 最好不要在微波爐中加高溫, 以免破壞食物中的營養素。
3、營養巧搭配
不同類型的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是不一樣的, 這些不同的營養成分在互相搭配的時候還會產生互補、增強和阻礙的作用。 如果能注意到食物中的營養差別, 給每一種食材找到它的“最佳搭檔”,就能提高食物的整體營養價值,為寶寶的輔食加分。
為了寶寶的健康,多注意營養搭配哦!
給每一種食材找到它的“最佳搭檔”,就能提高食物的整體營養價值,為寶寶的輔食加分。為了寶寶的健康,多注意營養搭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