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腸炎幾乎有一半以上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很多人以為, 只有夏季才是急性胃腸炎的高發季節, 其實, 冬季也容易發生急性胃腸炎。 ”消化科專家說, 首先, 冬季特別適合病毒的繁殖, 而人們會普遍認為天氣寒冷, 食物不容易變質, 就容易把食物長時間暴露在常溫中, 但在白天氣溫相對高的時候, 病菌照樣會繁殖, 人們吃了長時間暴露在常溫中的食物就易中招。 尤其是一些規模較小的食肆, 會更多地將食物暴露在常溫中, 因此, 很多光顧這些小食肆的“吃貨”會“中招”。 其次, 由於氣溫較低, 人的胃腸道血管會收縮,
專家說, 急性胃腸炎的臨床症狀主要是腹部不適, 有的會伴有腹痛, 排稀爛、糊狀、水樣便。 “急性胃腸炎患者, 每天會排便數次至十數次不等。 ”她說, 一般情況下, 排便後腹部的不適可以稍稍得到緩解。 “此外, 急性胃腸炎還常常伴有噁心, 會嘔吐, 有的患者還會伴有發熱。 ”
根據這些臨床症狀, 患者自己可以初步判斷是否得了急性胃腸炎。
急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 儘量臥床休息, 病情輕者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液以補充體液的丟失。 如果持續嘔吐或明顯脫水, 則需靜脈補充5%―10%葡萄糖鹽水及其他相關電解質。 鼓勵攝入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食晶, 以防止脫水或治療輕微的脫水。
2.對症治療。 必要時可注射止吐藥、解痙藥:如顛茄, 1日3次。 止瀉藥:如思密達, 1日2~3次。
3.抗菌治療。 抗生素對本病的治療作用是有爭議的。 對於感染性腹瀉, 可適當選用有針對性的抗生素。 但應防止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