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疾病的出現對於患者腸胃健康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出現了胃下垂這樣的疾病希望我們患者能夠重視做好積極的治療和護理, 可是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對於胃下垂疾病不太瞭解, 所以小編來介紹一下胃下垂疾病的症狀特點, 説明大家正確認識胃下垂疾病。
1、腹脹及上腹不適
胃下垂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
2、腹痛症狀
多為持續性隱痛。 常於餐後發生, 與食量有關。 進食量愈大, 其疼痛時間愈長, 且疼痛亦較重。 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 飯後活動往往使胃下垂患者的疼痛加重。
3、噁心、嘔吐症狀
常于飯後活動時發作, 尤其進食過多時更易出現。 這是因為1次進入較大量食物, 加重了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 隨之出現噁心、嘔吐。
4、便秘症狀
便秘多為頑固性, 其主要原因可能由於同時有橫結腸下垂, 使結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 而致通過緩慢。
5、神經精神症狀
由於胃下垂的多種症狀長期折磨病人, 使其精神負擔過重, 因而產生失眠、頭痛、頭昏、遲鈍、憂鬱等神經精神症狀。 還可有低血壓、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現。
胃下垂患者的飲食方法
(1)少食多餐:由於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減弱, 過多的食物入胃, 必然會滯留於胃面引起消化不良。 所以, 飲食調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
(2)減少刺激: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薑、過量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 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燒心症狀加重, 影響病情改善, 故而這些食物應儘量少吃少喝, 有所限制。 侗少量飲些果酒和淡茶是有益的, 有利於減緩胃下垂的發生與發展。
(3)營養均衡:胃下垂患者大多體力和肌力都很弱, 加之消化吸收不好, 容易產生機體營養失衡, 故較正常人更感到疲勞和精神不振。 因此, 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礎上力求使膳食營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