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病, 女性多於男性。 胃周圍韌帶鬆弛或胃壁張力降低, 都容易造成胃下垂。
中醫認為, 此系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所致。 輕度胃下垂患者可無明顯症狀, 但胃下垂較嚴重者多形體消瘦、腹脹、噁心、噯氣、上腹部無規律性疼痛, 飲食後症狀加重, 平臥時舒服, 腹中常有漉漉作響的水聲。 部分病人可伴有眩暈、乏力、心悸等。
確診患有胃下垂後, 可採用下列食療方調理:
1、豬肚黃芪湯
豬肚1只, 黃芪200g, 陳皮30g。 將豬肚去脂膜, 洗淨, 黃芪、陳皮用紗布包放入豬肚中, 麻線紮緊, 加水文火燉至豬肚熟,
黃芪為補氣要藥, 李時珍稱其為“補藥之長”, 尤其善於益氣升陽, 治療各種臟器下, ;陳皮理氣健脾, 和中消滯。
功效:
(1)豬肚黃芪湯可補中氣, 對於中氣不足很有效。
(2)豬肚黃芪湯可健脾胃, 對脾胃虛弱之胃下垂, 頗有效驗。
(3)豬肚黃芪湯可行氣滯。
(4)豬肚黃芪湯可止疼痛。
2、豬脾棗米粥
豬脾2個, 大棗10枚, 粳米100g。 將豬脾洗淨切片, 鍋中微炒, 加入大棗、粳米添水煮粥, 可酌加白糖調味, 空腹服食, 每日1次。 10天為一療程。
功效:
(1)豬脾可健脾胃, 助消化
(2)大棗和胃養脾, 益氣安中
(3)粳米補胃氣, 充胃津。
共煮為粥對胃下垂引起的形體消瘦、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倦怠乏力, 確有康復保健之效。
3、蓮子山藥粥
豬肚1只, 蓮子、山藥各50g, 糯米100g。 將豬肚去除脂膜, 洗淨切碎, 蓮子、山藥搗碎, 和糯米同放鍋內, 加水文火煮粥, 早晚2次食完, 隔日1劑。 10天為一療程。
功效:
(1)豬肚“為補脾胃之要品”, 山藥、蓮子、糯米補中益氣而養胃陰
(2)脾胃得補, 則中氣健旺, 下垂的臟器即可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