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謂:“冬日蘿蔔小人參”。 蘿蔔入湯甜淋香滑, 並有健脾理氣益胃、消食除脹生津之功, 而牛骨入湯醇香甘厚, 有益氣、健筋、壯骨的作用。 白蘿蔔配以中醫認為有益氣、健胃、驅風祛寒的胡椒燉牛骨, 湯味醇香甘潤可口, 具有益氣壯骨、消食和胃之功, 是冬日家庭價廉物美的養生靚湯。
從西醫角度來講講蘿蔔的營養
現代研究認為, 白蘿蔔含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 具有促進消化, 增強食欲, 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具體如下:
(一)、消化方面:食積腹脹, 消化不良, 胃納欠佳, 可以生搗汁飲用;噁心嘔吐,
(二)、呼吸方面咳嗽咳痰, 最好切碎蜜煎細細嚼咽;咽喉炎、扁桃體炎、聲音嘶啞、失音, 可以搗汁與薑汁同服;鼻出血, 可以生搗汁和酒少許熱服, 也可以搗汁滴鼻;咯血, 與羊肉、鯽魚同煮熟食;預防感冒, 可煮食。
(三)、泌尿系統方面各種泌尿系結石, 排尿不暢, 可用之切片蜜炙口服;各種浮腫, 可用蘿蔔與浮小麥煎湯服用。
(四)、其他方面美容, 可煮食;腳氣病, 煎湯外洗;解毒, 解酒或煤氣中毒, 可用之, 或葉煎湯飲汁;通利關節, 可煮用。
(五)、白蘿蔔生吃可促進消化, 除了助消化外, 還有很強的消炎作用, 而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 調整胃腸機能。 另外, 白蘿蔔汁還有止咳作用。
食用蘿蔔注意事項:
白蘿蔔不適合脾胃虛弱者, 如大便稀者, 應減少使用,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在服用參類滋補藥時忌食本品, 以免影響療效。 蘿蔔嚴禁與桔子同食, 同食患甲狀腺腫;忌何首烏、地黃;服人參時忌食;忌與胡蘿蔔同食。
推薦三款家常蘿蔔靚湯
白蘿蔔胡椒煲牛骨
材料:白蘿蔔1000克、牛肋骨300克、胡椒粒1/4茶匙、米酒1湯匙、蔥2條、生薑4片。
烹製:白蘿蔔刮皮、切塊;蔥洗淨、切段;牛肋骨斬件, 置沸水中稍滾片刻, 洗淨(即“汆水”)。 除蔥外一起下瓦煲, 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量), 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 下蔥和鹽便可。 為3~4人量。
蘿蔔小排湯
材料:小排、木耳、蘿蔔、香葉2片
烹製:
1、蘿蔔洗淨切滾刀塊, 焯水
2、黑木耳水發
3、 小排洗淨切塊, 焯水去血
4、 少量食用油至六成熱, 小排煎至表面微黃
5、 小排入高壓鍋, 沸水末過食材, 加鹽、料酒、香葉
6、 小排及小排湯入深燒鍋, 放入蘿蔔, 大火燒開轉小火燉
7、 蘿蔔燉至筷子能很容易地插入, 放入木耳再燉十分鐘
蘿蔔土豆湯
材料:青蘿蔔1段、土豆1--2個、大蔥一小段、薑一小塊、沙拉油、鹽、高湯精適量。
烹製:
1、蘿蔔洗淨去皮切絲, 土豆洗淨去皮切滾刀塊, 蔥薑切絲;
2、鍋熱倒油, 油熱爆香蔥薑絲, 先放土豆塊炒幾下, 加清水。 水量要多一些, 因為還要加入蘿蔔。 蓋上鍋蓋燒開, 轉中小火煮約10分鐘, 至土豆基本熟透;
3、加入蘿蔔絲, 再蓋鍋煮約3分鐘。 加鹽和高湯精即可。
怎麼樣, 冬日在家裡做一鍋美味的蘿蔔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