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實驗室診斷貧血的7項檢查

實驗室檢查可以幫助患者確定貧血程度, 常見檢查項目包括血常規、血清鐵、鐵代謝、鐵蛋白、葉酸及維生素B12含量等。 血塗片和骨髓象的檢查是輔助診斷骨髓瘤等血液系統腫瘤的貧血患者, 排除腫瘤可能性的主要方式。

實驗室診斷貧血的7項檢查

1、鐵代謝:這種缺鐵性貧血的檢查方法是骨髓塗片用亞鐵氰化鉀染色後, 在骨髓小粒中無深藍色的含鐵血黃素顆粒, 在幼紅細胞內鐵小粒減少或消失, 鐵粒幼細胞少於0.15;血清鐵蛋白降低, 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特殊性僅為50%~70%, 血片中可見紅細胞染色淺淡,

中心淡染區擴大, 大小不一, 網織紅細胞大多正常或輕度增多,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輕度減少, 分類正常, 血小板計數在有出血者常偏高, 在嬰兒及兒童中多偏低。 這是常見的貧血的檢查方法。

3、血清鐵蛋白測定:也是常見的貧血的檢查方法。 血清鐵蛋白低於14μg/L, 但在伴有炎症, 腫瘤及感染時可以增高, 應結合臨床或骨髓鐵染色加以判斷, 缺鐵性貧血患者骨髓紅系細胞內及細胞外鐵染色均減少或缺如。

4、紅細胞游離原卟啉測定:FEP增高表示血紅素合成有障礙, 用它反映缺鐵的存在, 是較為敏感的方法, 但在非缺鐵的情況如鉛中毒及鐵粒幼細胞貧血時, FEP亦會增高, 這種貧血的檢查方法應結合臨床及其他生化檢查考慮。 這同樣屬於常見的貧血的檢查方法。

5、血清鐵測定:血清鐵降低64.44μmol/L, 故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 由於血清鐵(血清鐵:【正常值及臨床意義】)的測定波動大, 影響因素較多, 在判斷結果時, 應結合臨床考慮, 在婦女月經前2~3天, 妊娠的後3個月, 血清鐵和總鐵結合力均會降低, 但不一定表示缺鐵。 這是常見的貧血的檢查方法。

6、外周血塗片:觀察紅細胞有無異形紅細胞, 如球形紅細胞、靶形紅細胞、裂殖細胞, 有無紅細胞大小不均, 低色素和多染性紅細胞, 嗜鹼性點彩、卡伯特氏球、豪一周氏小體等。 白細胞和血小板數量和形態學方面的改變, 有無異常細胞。 這也屬於貧血的檢查項目。

7、骨髓象:也是常見的貧血的檢查方法。 骨髓檢查不一定需要, 除非是需要與其他疾患的貧血相鑒別時,

骨髓塗片表現增生活躍, 幼紅細胞明顯增生, 早幼紅及中幼紅細胞比例增高, 染色質顆粒緻密, 細胞質少, 血紅蛋白形成差, 粒系和巨核細胞系正常, 鐵粒幼細胞極少或消失, 細胞外鐵缺如。

溫馨提示:缺鐵性貧血所造成的中老年婦女的舌痛, 往往不容易被早期確診。 這時, 一般常規血液化驗, 結果均在正常範圍之內, 只是進一步測定血清鐵時, 才能發現鐵含量降低。 可以說及早治療舌痛是缺鐵性貧血的關鍵。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