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煎中藥的罐子如何選擇?

現如今, 煎中藥的器具越來越多。 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方法, 究竟哪種煎藥器具最好呢?在這裡, 小編就來一一為大家介紹煎中藥的器具都有哪些特點, 以及在服中藥應如何掌握時間, 一起來看看吧。

煎中藥的罐子如何選擇

砂鍋、瓦罐:這幾種陶製品性質穩定, 熬制過程傳熱比較慢, 受熱均勻, 不易熬糊, 是熬藥的首選器皿。 但是使用這些容器熬藥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新的砂鍋有沙眼, 容易漏水, 使用前可先往鍋裡放些大米或小米, 放點水煮一煮, 刷乾淨後再熬藥就可以了;二是砂鍋一定不要在沒水的情況下幹燒。

搪瓷鍋:搪瓷鍋或耐熱的玻璃器皿, 可以作為熬藥的次選。 不過選擇時也要注意, 要用沒有彩釉的搪瓷鍋, 因為彩釉可能含鉛, 會污染藥液。 如果搪瓷鍋有掉瓷或裂紋也不要用了。

不銹鋼鍋、銅鍋:不銹鋼或銅性質比較穩定, 不易與藥物成分發生反應, 並且比較容易清洗。 但是這兩種鍋傳熱比較迅速, 稍不注意, 局部就容易燒幹, 藥材粘在鍋壁上, 易將藥熬糊, 所以用這種鍋熬藥過程中最好不時攪動一下以免熬糊。

高壓鍋、電飯煲:現在廚房小家電十分普及, 它們能不能用來熬藥呢?答案是不能。 因為這些電器多是在高壓或密閉的環境中“悶煮”, 藥材中的很多成分不能進入藥液, 而是大部分留在了藥渣中, 降低了藥效。

接下來, 還有服中藥的時間, 繼續來看看吧。

服用中藥的時間

飯前: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 治療病位在下(腸道、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 藥宜飯前服用, 以使藥性下達, 因為在空腹狀態下, 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 較快地通過胃進入腸道, 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 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飯後:一般在飯後15~30分鐘服藥。 治療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 藥宜飯後服用, 可使藥性上行。 健胃藥及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如甘露消毒丹等), 宜飯後服用, 這樣可減少藥物對胃腸黏膜的損害;毒性較大的藥物, 也宜在飯後服用, 以免毒性藥物吸收太快發生不良反應。

餐間:即在兩餐之間服藥,

避免食物對藥物的影響, 治療脾胃病的藥宜餐間服。

選擇哪種煎中藥的器具, 要慎重選擇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