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盜汗_雜病

盜汗

指夜間入睡後不自覺的汗出, 醒後即止的一種症狀。 多因陰虛內熱, 迫汗外泄所致。

出《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 《素問·髒氣法時論》等篇名寢汗。 多見於虛勞, 證屬陰虛。 《醫略六書·汗病》:“盜汗屬陰虛。 ”“盜汗乃睡中汗出, 醒則汗收。 因陰氣空虛, 睡時衛氣乘虛陷入, 則表無護衛而營中之火獨旺於外, 蒸藤汗出;醒則衛氣行陽而氣固於表, 其汗乃止。 多見於虛勞之人。 ”治宜養陰清熱, 熱盛者, 用當歸六黃湯;陰虛者, 用六味地黃湯。 詳見虛勞盜汗、陰虛盜汗條。 亦可因陽虛、氣虛、肝熱、濕熱、外感熱病而致。 《傷寒明理論·盜汗》:“雜病盜汗者,

責其陽虛也。 傷寒盜汗者, 非若雜病之虛, 是由邪氣在半表半裡使然也。 ”《張氏醫通·盜汗》:“酒客睡中多汗, 此濕熱外蒸也, 二妙散加白術、傷風、牡蠣。 ”“傷寒陽明少陽證盜汗, 柴胡、葛根, 隨證主治。 溫熱三陽合病, 目合則開, 白虎湯。 ”《景嶽全書·雜證謨》:“若睡中盜汗而無火者, 宜參苓散、獨參湯主之;若陽氣俱虛者, 宜參附湯、大建中湯之類主之。 ”《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謂盜汗有陰火盛者, 用正氣湯;有肝熱盛者, 用龍膽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