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膏藥的起源與發展歷程

膏藥是祖國醫藥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是中醫五大藥物劑型--丸, 散, 膏, 丹, 湯之一。 膏藥療法更是祖國醫學中一種獨特的中醫外治療法, 已有兩千年的歷史, 並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病症。

膏, 顧名思義, 就是粘稠之物。 膏劑是常溫下為固體、半固體、半流體的一類劑型。 由藥物和基質兩個部分組成(也有不用基質的)。 繆希雍《炮炙大法》說:“膏者, 熬成稠膏也”;龔雲林《壽世保元》:“膏者膠也”;都反映了膏劑的形態。

膏劑是祖國醫學的一類古老劑型, 其淵源久遠。 早在《山海經》中就記載了羯羊脂, 用於塗搽皮膚以防皸裂,

可以說是最原始的膏藥;《黃帝內經》中記述了“豕膏”, “癰發於嗌中……合豕膏, 冷食, 三日而已。 ……塗以豕膏, 六日已。 ”《內經?至真要大論》:“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 適事為度。 ”其中所指的“摩之、薄之都是後代膏藥的濫觴”。 南北朝時稱膏劑為“膏方”或“薄”。

唐代也有“摩膏”的稱謂。 明清時代將唐代的“煎”改稱為“膏滋”或“膏”, 並納入了膏劑的範疇。 這樣, 膏劑的品種更加豐富了。 隨著歷史的發展, 膏劑的用途逐漸擴大, 不但治外病用膏, 治內病也用膏。 清吳師機《理淪駢文》, 對膏劑的方藥、應用和製備工藝均進行了專門的論述, 並創造出了白膏藥、松香膏藥等膏劑類型。 近年來, 隨著透皮給藥系統(TDDS)的研究迅速發展, 外用膏劑的應用範圍也更為廣闊。

膏劑作用比較廣泛, 無論是內服還是外用, 由於其具有一定的稠度, 故而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緩慢、作用長期持久、局部療效切實等優點。 徐靈胎說:“今所用之膏藥, 古人謂之薄貼, 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 一以治裡。 治表者, 如呼膿祛腐, 止痛生肌並遮風護肉之類, 其膏宜輕薄日換。 治裡者, 或驅風寒, 或和氣血, 或消痰痞, 或壯筋骨, 其方甚靈, 藥亦隨病加減, 其膏宜重厚久貼。 ”

外用膏藥古稱薄貼。 唐·李綽《尚書故實》載述:“虞元公鎮南海, 疽發於鬢, 相國姬遂取膏藥貼於瘡上, 數日平復。 ”具體制法:根據不同病情, 選用相應藥物, 浸於植物油內, 浸泡一定時間, 入鍋煎熬, 等藥物枯黑後去渣, 再熬, 至滴水成珠時再按油之比例(視當時不同季節)加入適量的鉛丹,

拌勻, 將鍋離火(或先離火後放丹)。 候藥凝厚如膏, 切成大塊, 投放於冷水中去火毒。 待用時加熱熔化, 攤於布片或厚紙或薄油紙片上, 貼於患處體表皮膚即可。 臨證有用以治裡者, 如關節疼痛, 僵直, 深部肌肉酸困, 肌膚麻木, 深部膿腫, 骨折, 傷筋等症。 取其祛風化濕, 行氣活血, 續筋接骨之作用, 如萬應膏、接骨膏等。 有用以治療表者, 如體表癰、癤、疽、疔等瘡瘍諸疾, 具有消腫定痛, 去腐生肌, 收口, 保護瘡口等作用, 如太乙膏、獨角蓮膏、陽和解凝膏、沖和膏等。

總而言之, 膏藥的有效利用會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多的幫助。 瞭解各種膏藥的不同藥效, 就可以好好的利用膏藥, 實現藥到病除的功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