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為何又稱懸壺濟世

“懸壺”是中醫行醫的專用名詞, 典出《後漢書》及《神仙傳》, 與道醫壺公有關。 《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列傳》雲:“費長房者, 汝南人也, 曾為市椽。 市中有老翁賣藥, 懸一壺於肆頭, 及市罷, 輒跳入壺中, 市人莫之見。 惟長房於樓上睹之, 異焉。 因往再拜, 奉酒脯。 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 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 長房旦曰複詣翁, 翁乃與俱入壺中, 惟見玉堂嚴麗, 旨酒甘肴, 盈衍其中, 共飲畢而出。 ……後長房欲求道, 隨從人山中……”這段頗為神奇的記述也見於《神仙傳》卷九《壺公傳》中, 聲稱“壺公者, 不知其姓名。 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餘卷,

皆出於壺公……”壺公乃是東漢時一位賣藥的老翁, 有道術, 善用符治病。 因常懸一壺於市頭賣藥, “藥不二價”、“治病皆愈”, 故後世稱行醫為“懸壺”。 這一典故流傳甚廣, 至今人們日常語言中還有“你胡蘆裡賣的什麼藥”這樣的口語。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