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金匱要略》之黃汗病探究

何為黃汗

黃汗一詞首先出現于《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黃汗, 其脈沉遲, 身發熱, 胸滿, 四肢頭面腫, 久不愈, 必致癰膿”與“黃汗之為病, 身體腫, 發熱汗出而渴, 狀如風水, 汗沾衣, 色正黃如柏汁, 脈自沉……以汗出入水中浴, 水從汗孔入得之, 宜芪芍桂酒湯主之。 ”可見黃汗是一種以汗出入水, 水熱互結於肌表, 所致身腫發熱, 汗出色黃如柏汁的病證。

黃汗之病機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第28條雲:“黃汗之為病, 身體腫, 發熱汗出而渴, 狀如風水, 汗沾衣, 色正黃如柏汁, 脈自沉……以汗出入水中浴, 水從汗孔入得之, 宜芪芍桂酒湯主之。

”可見黃汗之病機為營衛鬱滯, 濕熱阻遏。 因汗出之時, 腠理開泄, 表衛空疏, 水寒之氣容易內侵, 水濕停於肌腠, 營衛郁滯, 衛郁營熱, 濕熱交爭而成黃汗。 水濕停留於肌表而身腫, 營衛不和則發熱, 氣不化津則口渴。 狀如風水, 說明黃汗和風水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在第1條中言:“風水, 其脈自浮, 外證骨節疼痛, 惡風。 ”那麼到底哪些症狀屬於黃汗, 下面就講到“身腫而冷, 狀如周痹, 胸中窒, 不能食, 反聚痛, 暮躁不得眠, 此為黃汗, 痛在骨節”, 第2條中“不惡風者, 小便不利, 上焦有寒, 其口多涎, 此為黃汗”, 第29條中“黃汗之病, 兩脛自冷。 假令發熱, 此屬曆節。 食已汗出, 又身常暮臥盜汗出者, 此勞氣也。 若汗出已, 反發熱者, 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
必生惡瘡。 若身重, 汗出已輒輕者, 久久必身瞤。 瞤即胸中痛, 又從腰以上必汗出, 下無汗, 腰髖弛痛, 如有物在皮中狀, 劇者不能食, 身疼重, 煩躁, 小便不利, 此為黃汗, 桂枝加黃芪湯主之。 ”

由以上幾條可以歸結病機為:1.濕邪痹阻。 如狀如周痹、兩脛自冷、腰髖弛痛, 身體重等症候此為水濕之邪痹阻於腰骶關節, 而出現以上諸症候, 這正於風水證中之外證骨節疼痛相符合。 2.上焦胸中有寒。 如上焦有寒, 其口多涎、胸中窒、不能食, 反劇痛、瞤即胸中痛等症候, 可見上焦有寒亦為黃汗病的一基本病機。 3.營衛鬱滯。 如條文中身腫而冷、暮燥不得眠、身重汗出已輒輕, 久久必身瞤、如有物在皮中狀。 4.濕熱阻遏。 如以上所述中暮躁不得眠、發熱汗出而渴、久久其身必甲錯、煩躁,

小便不利等。

芪芍桂酒湯與桂枝加黃芪湯

由以上論述可見黃汗之病機為寒熱錯雜, 在上焦既有寒邪, 又有濕熱的阻遏, 當以芪芍桂酒湯。 方中黃芪走表, 益氣去濕, 又能溫上焦之寒。 桂枝、芍藥調和營衛, 兼泄營分之熱, 開營衛之鬱滯。 桂枝又能驅寒濕, 除寒濕之痹。 苦酒即米醋, 用以泄營中鬱熱。 諸藥相協, 使營衛氣血調和通暢, 則水濕除而黃汗止。 而桂枝加黃芪湯則為黃汗的變治法, 在以桂枝湯調和營衛基礎上, 兼加黃芪通陽散濕。 病機上則側重于營衛失調, 營衛郁滯, 陽郁而水濕內停。

與風水鑒別

第28條言:“黃汗之為病, 身體腫, 發熱汗出而渴, 狀如風水, 汗沾衣, 色正黃如柏汁, 脈自沉……以汗出入水中浴,

水從汗孔入得之, 宜芪芍桂酒湯主之。 ”可見黃汗的症狀與風水有相似之處, 那麼該從何鑒別?第1條言“風水, 其脈自浮, 外證骨節疼痛, 惡風”以及第2條言“不惡風者, 小便通利, 上焦有寒, 其口多涎, 此為黃汗。 ”由以上三條可見風水與黃汗有明顯不同之處, 風水脈浮而黃汗脈沉, 風水惡風而黃汗不惡風, 風水汗出色正, 而黃汗汗出色黃如柏汁, 汗沾衣。 然病機亦有不同之處, 黃汗主要為表衛不固, 水濕留滯於肌腠, 濕鬱化熱, 濕熱交爭, 治療當固表驅濕, 調和營衛, 張弛鬱熱。 而風水病機為外邪犯表, 肺失通調, 治療當發汗, 宣肺, 散水。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