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 往往因攜帶病毒的食物、餐具和水源引起, 傳染性很高, 那麼有哪些飲食方式容易導致甲肝呢?
1、隨便喝生水
喝生水也是一種極其危險的高危行為。 有些人, 尤其是運動量大的學生和孩子, 往往在大量出汗後, 為了圖省事和涼快, 就隨便找生水解渴。 同時由於出門遊玩的人較多, 這部分人群在外飲用生水的幾率也較高。 專家指出, 水源是甲肝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 而且一般大規模的甲肝爆發, 都是因為水源污染導致。 因此喝生水的行為, 應堅決禁止。
2、猛吃火鍋
火鍋是一年四季都很受歡迎的美食, 在冬季也總能吸引眾多好吃的食客。 但猛吃火鍋卻是導致甲肝的又一罪魁禍首。 火鍋菜品豐富, 一般都包括豬、牛、羊肉, 各種動物內臟和海鮮、蔬菜等等。 但食材多, 致病源也多, 這些食物本身就可能攜帶甲肝病毒, 加之不少人因為喜歡鮮嫩的口味, 常常把食物在火鍋裡稍燙一下就吃, 由於沒有煮熟煮透, 根本不能殺死甲肝病毒, 留下極大致病隱患。
專家提醒:火鍋的食材一定要保證清潔衛生, 蔬菜和肉食在食用前都務必洗淨;燙食時不要一味追求鮮脆, 為安全起見, 涮肉片、百葉、黃喉、毛肚等最好在鍋裡煮得久一點, 涮海產如貝殼類、蠔、螺等更要煮熟。 同時, 個人吃火鍋次數應有節制,
3、愛上大排擋
冬季寒冷, 路邊的大排擋也開始熱鬧起來。 不少人因為大排檔的經濟實惠和地道的美味而流連忘返, 但常吃衛生條件沒有保障的大排檔卻極易惹甲肝上身。 專家表示, 甲肝病毒在春季極其活躍, 可通過不潔食物和感染者唾液迅速傳播, 而大排檔的食物和餐具往往沒有經過嚴格清潔和消毒, 無法消滅甲肝病毒, 因此成為致病源。
專家提醒:個人在冬季應儘量減少到大排檔就餐的幾率;如果到大排檔就餐, 應選擇衛生條件相對較好的攤擋;菜肴選擇上應儘量避免生食、涼拌菜;用餐宜選用一次性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