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寶寶如何預防聽力障礙

小兒聽力障礙的早期干預可概括為“三早”, 即早期發現和診斷、早期驗配助聽器和早期進行聽覺語言訓練。

早期發現, 在醫療機構方面, 重要是對新生兒的聽力篩查, 包括耳聲發射測試和聽覺誘發電位檢查等;在家長方面, 主要是密切觀察嬰兒的聽覺語言行為, 如3個月以內會對突然出現的強聲產生眨眼或全身抖動反應;4個月能把頭轉向聲源方向;6個月可旋轉頭部尋找周圍興趣的發聲物體;9個月開始學叫“媽媽”、“爸爸”:1周歲可獨立站立, 如果發現嬰兒有異常表現應該立即去醫院耳科檢查。 如確診為感音神經性聾,

應立即為孩子選配合適的助聽器與耳模, 借助手助聽器, 儘早開始聽覺言語訓練。

助聽器的主要作用是把外界聲音放大, 從而使耳聾兒童聽到原來聽不到的聲音。 助聽器按外型大致可分為盒式、耳背式和耳內式三大類;按電路主要分為類比式和數位可程式設計式兩大類。 對小孩子而言, 選類比電路的耳背式助聽器基本可滿足需要。 這裡必須強調指出的是, 不能在商店隨便買一個助聽器就用, 而應當在醫院或專門的聽力學機構進行驗配, 道理與配眼鏡的驗光類似, 否則花錢不少而效果不好。 耳模是根據小兒外耳腔的形式取樣定制的, 其作用是穩固定助聽器, 防治助聽器的回饋嘯叫並根據聽力損失特點來改善助聽器的聲學性質,

為此, 定制耳模應視為驗配助聽器的一個重要環節。 言語是通過後天學習而獲得的, 聽覺言語訓練包括聽力訓練、發音訓練和言語練三個部分, 為使耳聾孩子發准每個音, 要分別對呼吸、舌唇運動、鼻音、聲帶振動、四聲和拼音過程進行訓練, 最後過渡到詞彙、片語和句子的訓練、聽覺言語訓練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 艱要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又要堅定信心、克服困難、持之以恆。 不少重度耳聾孩子, 在助聽器的幫助下, 經過2-3年的聽覺言語訓練, 得到了成功的康復, 能在普通小學和聽力正常的孩子一起學習並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孩子剛一出生就能聽到聲音, 那麼新生兒是不是怕聲音?這問題經常困擾著沒有經驗的年輕母親。
依照傳統方法, 老人們總是把坐月子的母親和新生兒的房間搞得靜悄悄的, 連走路也要小心翼翼, 生伯弄出一點聲音嚇著新生兒。 這種古老的辦法應該結束了。

孩子剛出生就可以聽到聲音, 但他們不知道聲音從何而來, 也不能分辨不同的聲音。 這時他們的聽覺反射是簡單的“驚嚇反射”。 所以說, 新生兒突然受驚哭將起來, 完全不必緊張, 這並不是孩子的異常行為, 而是正常的神經反射。 那種因此而讓房間裡靜得沒一點聲音, 唯恐聲音嚇著新生兒的想法, 是完全錯誤的。

為了孩子的智力發展, 儘早訓練嬰兒的感覺、知覺異常重要, 聽力是其中一個方面, 那麼如何訓練嬰兒的聽力呢?

首先要給嬰兒一個有聲的環境, 家人的正常活動會產生各種聲音, 如:走路聲、關開門聲、水聲、刷洗聲、掃地聲、說話聲等等, 室外也能傳來許多聲音:車聲、人聲嘈雜得很。 這些聲音會給嬰兒聽覺的刺激, 促進聽覺的發育。

除自然存在的聲音外, 我們還可人為地給嬰兒創造一個有聲的世界。 例如:給嬰兒買些有聲響的玩具——撥浪鼓、音樂盒、會叫的鴨子等等。 此外, 可讓嬰兒聽音樂, 有節奏的優美的樂曲給嬰兒安全感。 他們會聽得很高興, 當然, 放音樂的時間要有節制, 不能一早放到晚, 另外也不宜選擇過於吵鬧的爵士樂等等。 最好能和嬰兒說話, 雖然這時他還不能應答, 但是家人, 特別是母親的親熱的話語, 會使嬰兒感受到初步的感情交流。

當母親面對嬰兒親切地說著、笑著、和嬰兒交談時, 嬰兒會緊盯著母親的臉, 似乎已懂得母親散發出的身體語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