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人易骨折的部位
三、如何預防老人摔倒
90歲老人胯骨摔斷怎麼辦
1、保持樂觀的態度是關鍵
做到“既來之則安之,自己完全不著急,讓身體慢慢恢復抵抗力”。 要想到,雖然情況嚴重,但是只要自己配合,護理得當,6周左右是可以明顯好轉的。 當老年人帶著病痛來到醫院求醫,映入他眼簾的是護士、醫生、病人、病房,等待的是各種檢查、治療、手術,自理能力喪失,就會表現出煩躁、焦慮、恐懼、激動、多語、失眠等症狀,為解除老人的思想負擔,子女們要給予老人以安慰。
2、加強護理可有效解決老人骨折問題
老人一般都有骨質疏鬆,這時發生骨折或骨裂,是非常不容易癒合的。 所以強調保持平臥硬板床,儘量減少體位變動非常重要;要保持患側下肢中立位(股骨粗隆間骨折時為外展位),避免髖關節內收,一定不能坐起,加強營養,注意補鈣。 可以多吃蝦米皮、鮮牛奶、骨頭湯、芝麻醬、魚等含鈣較多的食品。 老年人戶外活動少,容易缺少維生素D,不利於鈣質吸收和骨折或骨裂處的癒合,可以給病人注射一針維生素D1500到3000單位,每一到二個月注射一次。 一天可以吃一個雞蛋,也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適量蜂蜜水,保持大便通暢。
3、加強功能鍛煉可後期治療
骨折術後老人早期可活動健康肢體和傷肢肌肉,3周以後可以做傷肢的關節運動。
老人易骨折的部位
1、腕部
這是老年骨質疏鬆性骨折最常見的一個部位。 當人要摔倒時,多會反射性地伸出手掌觸地來支撐保護身體。 這時,身體的重力會集中在前臂遠端的橈骨(手掌向前時前臂外側骨)上而發生骨折。 此時,因腕部多是在伸直位受力而導致骨折遠端向手背側移位,從側方看腕部,會呈特殊的“鍋鏟樣”畸形。
2、椎體
人體骨質疏鬆發生時往往首先累及脊柱的椎體,使椎體內起支撐作用的骨小梁在數量上減少,品質結構上變得脆弱。 嚴重骨質疏鬆者的椎體就像一座失去柱子支撐的空房子,徒有四壁。 一旦受到外力刺激,如跌坐傷的發生,其疏鬆空虛的椎體很容易發生形態上的改變,即椎體壓縮性骨折。 這時病人腰背痛症狀進一步加劇,有的疼痛會放射到腹部,起臥活動受限,駝背畸形也愈發明顯。
如何預防老人摔倒
老年人居處的光線也要足夠,連結光線亮度;臥室應有夜間照明燈,避免起夜時視線不良。 同時地面要防滑,居室地面儘量採用木質地板,但不宜打蠟;廚房和衛生間地面應採用防滑材料,並連結潔淨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