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表現為感知、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多方面障礙, 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和內心體驗不協調, 脫離現實。 一般無意識障礙和明顯的智慧障礙, 可有注意、工作記憶、抽象思維和資訊整合等方面認知功能損害。 病程多遷延, 反復發作, 部分患者發生精神活動衰退和不同程度社會功能缺損。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有睡眠失調的問題, 過去常認為這是精神分裂症的副作用, 但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認為, 睡眠不好也有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誘因。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日前發佈公告說, 該校研究人員對實驗鼠進行了觀察,
研究人員馬特·鐘斯說, 與睡眠失調相應的腦電波紊亂, 為精神分裂症提供了一種新的病理解釋, 即睡眠失調本身就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一個誘因, 而不是像過去認為的那樣只是精神分裂症的結果。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感覺到, 睡眠不好會影響情緒、降低注意力。 在長期缺乏睡眠的極端情況下, 還會導致出現幻覺、記憶力衰退、思維混亂等情況, 這些也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出現的症狀。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了人們在面臨精神壓力時仍需努力保持良好睡眠的重要性。 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學術刊物《神經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