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切勿盲目相信“行動力”的謠言

對行為的崇拜, 是一件歷史極其悠久的事情。 相對於現代人, 遠古時代的人們呈現的最多的就是祭祀行為:祭天、求雨、求福等等, 都有一系列複雜的規矩和程式。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些行為越複雜、越嚴謹, 就越會被認為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

這些儀式行為的功效和目的, 是緩解和消除焦慮。 在那個時候, 人類認識自然和自身的知識十分有限, 對很多東西想不清楚, 就只好“做點什麼”再說。 “做了點什麼”本身, 就具有安慰劑的效果, 使得自己對自己有個交待, 內心的焦慮就減少, 甚至消失了。

在某些現代人看來,

祭天、求雨之類的事荒誕無稽, 已經是遠古時期的事情了。 其實不然。 幾年前“非典”流行時, 在中南五省的農村, 流傳著一個謠言:如果你家裡不放鞭炮, 你的家人就會傳染“非典”, 於是很多村莊鞭炮聲震天響。 那些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放鞭炮的家庭, 就陸續有人出現頭疼、頭暈、乏力等症狀。 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來說, 放鞭炮跟防“非典”全無聯繫, 但是,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 二者因為那個謠言而有了聯繫。 我們可以說, 那個謠言的暗示作用使二者在某些人心裡以因果的形式聯繫起來了。

好在這個謠言並不太惡毒, 因為它除了告訴你一個危險之外, 還告訴了你解決這個危險的辦法, 那就是放鞭炮。 這是一個行動的建議。

這個行動是不是跟其他科學的防 “非典”措施一樣有效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做了才會安心。 從暗示的過程看, 先威脅你要患“非典”是暗示, 再讓你放鞭炮防“非典”也是暗示, 很有點中醫所謂以毒攻毒的味道。 至於為什麼是放鞭炮而不是放風箏可以防“非典”, 這讓人懷疑是不是鞭炮廠在以這種方式做惡毒而有效的產品銷售。

到這裡, 事情並沒有完。 等公安部門開始“行動”以後, 就會發現這個謠言的出處和用意, 相關人員就會因為他們的“行動”而受到相應的懲罰。 這就是沒有深思熟慮的行動可能導致的惡果。 而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行動”得越多, 懲罰就可能越嚴重。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一些偽成功學的理念,

實際上是“原始行動崇拜”的翻版。 在一些這樣的理論和培訓中, 人們被告誡要少思考、多行動。 極端的情形甚至是要人根本不要想, 只要不斷地行動就可以了。 事實也證明, 錯誤的行動越多, 失敗得就越慘。

太快地用行動來緩解焦慮, 可以起到頭疼醫頭的作用, 卻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比如在迷路的情形下, 草率地選擇一個方向走, 可以使人暫時平靜下來, 但一旦知道方向是錯誤的時候, 困境就已經比以前更深重, 焦慮也就增加了。

相對于寧靜的思考而言, 行動多少有點庸俗的味道。 而且, 人的行動跟低等動物的行動的本質區別在於:人可以想好了再行動, 而動物只能依照本能的驅動而行動。 那些鼓勵人不要想只要行動的人,

大大地有使人逆進化而動的險惡用心。

為避免行動造成的惡果, 我們需要遵守的原則是:越是在被自己內心的衝突或者環境逼迫著要採取行動時, 越要深思熟慮;越是應對複雜的情形, 越要謹慎行動。 智者的名言是:有事不要急著, 慢慢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