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態習性
滿天星原產於歐洲、非洲北部及亞洲中、西部的夏季乾燥地帶。 性喜涼爽, 在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條件下, 生長最佳, 生長適溫為15C~25C, 在30C以上或10C以下容易引起蓮座狀叢生, 只長莖不開花。 土壤要求疏鬆, 富含有機質, 含水量適中, PH7左右。
二、繁殖方法
滿天星商品化切花生產的, 種苗繁殖以組培為主, 也可扡插繁殖, 一些單瓣種可用種子繁殖。
1.組培
採用莖尖培養, 繁殖係數高, 根系生長狀況好, 苗品質好。 用組培苗生產切花, 花枝挺拔, 色澤純正, 切花品質高。
2.扡插
生根率不太高, 宜選用帶4~5對葉片的插穗,
三、栽培管理
1.整地
在定植前應深翻土壤40釐米~50釐米, 施入足夠的有機肥, 並適當增施一些磷鉀肥。 酸性或中性土壤應適當施些石灰來調節土壤的酸鹼度。 作高畦, 畦面高30釐米~40釐米。
2.定植
每畝(1畝=667平方米)定植2000~2500株, 採用雙條栽, 行距50釐米, 株距35釐米~50釐米。 定植前要灌足水, 而後擇陰天定植, 定植後澆透水。 定植時間:作為切花栽培, 如在大棚內生產, 可在夏天或秋天甚至早春定植。 這樣, 初秋直至初夏採花。 採花後的植株應於6~7月挖起, 然後經冷藏至8~9月, 再定植。
3.肥水管理
滿天星喜肥, 但忌水, 定植後要分期追肥, 前期以氮肥為主, 後期以磷鉀肥為主。 水分管理要嚴格控制, 過濕長勢變弱, 積水會引起根腐死亡。 當植株長到30釐米時要控制澆水, 特別是顯蕾期更要小心, 花期亦要幹一些。 多雨地區栽培要搭棚避雨。
4.病蟲害防治
莖腐病, 萎縮病是滿天星的致命病害, 定植前土壤要用甲醛溶液消毒。 蟲害主要是蟎類和蚜蟲, 可用三氯殺蟎醇1000倍液和殺滅菊酯1500倍液噴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