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百脈根栽培技術

一、土壤與耕作

百脈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在沙壤土, 粘壤土, 瘠薄地, 排水不良的低濕地, 微酸性或微鹼性土壤均可種植。 種子細小, 幼苗細弱, 出土能力差, 要求精細整地, 才能保證全苗。 在上年前作收穫後即應伏耕、秋耕、滅茬除草。 旱作地秋季耙耱保墒蓄水, 冬季鎮壓保墒, 灌區要進行冬灌泡地, 冬春耙耱鎮壓保墒。 翌年播種前進行淺耕整地, 達到土塊細碎, 地面平整。

二、施肥

百脈根播種後, 利用年限較長, 耗肥量較大, 要結合秋耕深翻一次施足底肥, 每畝施有機肥1500~2500千克, 標準過磷酸鈣25~50千克, 過磷酸鈣須事先與有機肥混合,

灑水使其濕潤, 堆積腐熟發酵20~30天再施用。 播前結合深耕, 每畝施硝酸銨5~10千克, 促進幼苗生長。

三、播種

種子田播種, 用國家或省級牧草品質標準規定的Ⅰ級種子;收草地, 放牧地播種Ⅰ、Ⅱ、Ⅲ級種子均可。 百脈根種子硬實率高, 播種前要進行硬實處理, 處理方法有:有機械法擦傷種皮, 用溫水浸泡24小時, 晾乾再播;用濃硫酸浸泡20~30分鐘, 用清水沖洗乾淨, 晾乾再播, 播種量因利用目的而定, 種子田條播, 每畝0.4~0.5千克, 行距30~40釐米。 收草地條播, 每畝0.5~0.6千克, 行距20~30釐米, 撒播0.7~0.8千克, 與禾本科牧草混播, 百脈根占40~50%。 播種深度1~2釐米。 播種期因地區間氣候差異而不同, 寒冷地區應早春播種, 溫暖地區可以春播, 也可以夏播和秋播, 秋播不應遲於8月下旬,

要使幼苗有1個月以上的生長期, 以利越冬。 補播改良天然草地的可以在入冬時寄予過冬播種。 建立永久性人工草地時, 可以單播, 也可以混播, 常用適宜混播組合草種有草地早熟禾、無芒雀麥、雞腳草、多年生黑麥草、高牛尾草等。 混播比例, 百脈根占40~50%為宜。 在進行純種繁育時, 可用根或莖切段扡插繁殖。 在補播改良天然草地時, 可調整控制利用, 以利種子充分成熟, 便於藉種子自然落粒, 自行繁衍改良。

四、田間管理

幼苗生長緩慢, 易受雜草危害, 要及時中耕, 鬆土鋤草, 嚴禁放牧, 踐踏毀壞幼苗。 草地建植後, 也不能放牧利用過重, 或在灌水, 降雨後放牧, 免損生機。 每次放牧利用後, 要間隔半月, 以恢復再生。 每次放牧或刈割後, 灌區要結合灌水追肥,

旱地要利用降雨追肥。 每畝施過磷酸鈣10~15千克, 磷二銨或硝酸銨4~5千克。 刈割留茬5~8釐米, 放牧留茬10~15釐米。

五、收穫利用

花期長, 種子成熟不盡一致, 成熟後易裂莢落粒, 在70%的果莢變為黑褐色時, 即可刈割收種, 有條件可隨熟隨收, 分期進行。 人工草地用於刈割利用的適宜期為初花期至盛花期, 用於放牧利用開始期為分枝期至孕蕾期, 或草層高度達20釐米時適度放牧, 切忌重牧或降雨、灌水後放牧。 根茬地肥效很高, 常與禾穀類糧草作物和經濟作物輪作倒茬利用。 種子田和水土保持種植地是良好蜜源地, 花期來臨, 將蜂箱運置四周, 促進傳粉, 增加種子產量, 充分利用蜜源。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